道路、真理、生命的啟示
客廳中的兩幅畫
客廳裡懸掛著兩幅畫,是我邀請本地畫家為我創作的。左邊那幅畫描繪上帝如何割愛,將祂獨生的愛子耶穌基督從金光燦爛的天堂差派到污穢不堪、瞬息萬變的人間。如此,祂成為了上帝與世人之間的一道橋樑、唯一的途徑,作為中保,將營營役役、尋尋覓覓的人引到上帝面前。
右邊那幅畫則用較大篇幅描繪這花花世界。古往今來,多少人用盡辦法、克己修身,長途跋涉尋找長生不老之道,或盼望修成正果、得道成仙。然而至今未聞有誰真能成功,並提出確切證據證明他已得道成仙。惟有耶穌一人,曾在走上十字架前清楚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這句話何其大膽、何其獨特!值得我們逐一省思。
道路
「道路」意指路線、途徑、方向。
年輕人特別關心自己所選的道路:應讀哪一科?哪份工作最適合自己?誰才是生命中的伴侶?常常害怕做錯決定。我記得年輕時常喜歡唱有關「道路」的詩歌。今日,導航離不開GPS;成年人則感覺人生講求實際,中年人更會說:「不用談什麼選擇道路,人生就是見步行步吧!」
年紀漸長,更能體會人生是一段旅程。年少時所走的冤枉路,或許也自有意義。錯的決定不一定致命,最重要的是知錯能改、臨崖勒馬、調整方向。有時,錯路甚至可成為我們的導師,幫助我們認清優先次序,重新出發。比較可怕的是沉迷於惡習,例如酗酒、賭博、濫藥、網癮等,一旦陷得太深,便可能走上不歸路。
主耶穌說祂是道路,祂不單提供道路,更透過禱告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界定優先次序。祂樂於與我們同行,即使我們迷失或猶豫,祂也應許不會撇棄我們。
真理
「真理」對我來說,蘊含正確、真實、準確的意思。應用在人際關係中,真理代表推心置腹、誠懇交流;說出真實說話的人必須是言而有信的人,說出來的話可以兌現。
有人說「真理愈辯愈明」,所以設立法庭,讓矛盾觀點能在陽光下被驗證,水落石出。也有人說真理能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考驗,歷久不衰。然而,今天的世界,真理似乎離我們愈來愈遠。每天聽新聞、看Podcast時都需額外警覺,事事講求「事實查核(Fact check)」。我們明白有些媒體根據官方立場篩選消息;法庭中更常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人際關係中,互相奉承、誇大其詞,為博取權勢者歡心,不惜以訛傳訛,爾虞我詐……真理的確實性不知所蹤。
主耶穌說祂的話就是真理,真理能使我們得著自由。主的話像兩刃的利劍,直刺人心,辨明人的心思意念。雅各曾說:「只聽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對著鏡子觀看自己本來的面目,注視後便離去,立刻忘了自己的樣貌。」惟有常常查考那使人自由的律法、切實遵行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蒙福。
詩篇的作者也禱告,願主以祂的律法潔淨人隱而未現的罪。若我們認真研讀聖經,便會看見舊約中上帝所啟示的話語如何應驗在以色列歷史上,更發現耶穌一生應驗了數百個有關彌賽亞的預言。我們今天得以每日與創造天地的主同行,是何等的有福!
生命
「生命」讓我聯想到「生活」、「人生方向」,甚至生活方式與習慣。現代社會強調個人自由、權益與私隱,而聖經所講的新生命,卻是從承認自身的有限與錯誤開始。當我們願意承認過犯,接受耶穌——那位為我們甘心釘十字架、成為代罪羔羊的主,作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生命便能因著聖靈更新,得著新的心靈與力量,去行那原本行不出的善事。這生命的轉變自然帶來生活方式、習慣及人生方向的更新。
但誰能接受這樣的改變?即便在耶穌的年代,法利賽人、希臘哲人等知識分子都難以接受十字架的道理。當時的猶太人期盼的是一位擁有政治與軍事力量、能推翻羅馬政權的彌賽亞,他們希望見到一位施行神蹟奇事的王,而非一位被釘在十字架、受盡羞辱的救主。
希臘人崇尚智慧,對他們來說,創造萬物的神竟為了愛世人而捨棄獨生子被釘十架,是愚拙、荒謬之事。直到今天,世界依舊充滿強權壓迫、弱肉強食,人心自高自大,不覺得需要救主。也有一些人因生命經歷創傷,難以相信有一位慈愛的上帝仍向世人敞開懷抱。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十九章14節)
或許,我們要學會像小孩子那樣的單純與謙卑,才有可能在人生的跌撞之中,真正領悟「道路、真理、生命」的深意。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