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關懷:立志為善由得我

立志為善由得我

良善叫我想到「做好事」、「大善心人」……有些人樂意捐出部份家財、救急扶危,良善也叫我想到以他人為本的品格,利他主義 (Altruism)帶有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意思。良善也指向一種正直無私的品格,叫人肅然起敬!

記得許久以前曾為申請修讀社會工作的學生進行面試,與一個又一個的年青人面談,他們娓娓道來:自己怎樣立志作一個服務他人、伸張社會公義、以利他、以人為本為守則的工作員……中間有提到「助人為快樂之本」是父母教的、有些更提起自己曾怎樣接受過某些人的幫助,更有些分享自己是基督徒,真確地經歷主耶穌的救贖,決心跟隨主的腳蹤,進入以他人為先的行業、立志為善。回想自己當初攻讀社會工作和輔導,何嘗不是抱有一顆熱烘烘的心,可能這種以人為先的立志,對單純的青少年人特別吸引!只可惜這種熱忱未必經得起歲月和風浪與黑暗權勢之衝擊。回首一看:某些人變得憤世疾俗,也有些心灰意冷!

近日聽了一篇精彩的道,牧師帶領我們查考馬可福音十章:耶穌遇上一位誠懇、謙和、品格不錯的少年官員,他尊稱耶穌為良善的老師,耶穌回應:只有上帝是良善的,又呼籲他放下家財,跟隨主。少年官員因放不下豐厚的家財,未能跟從主,只可憂愁地放棄,抽身離場。

牧師指立志為善較容易,但堅持行善困難得多,隨著社會閲歷愈深,我們更衷心明白眾人的心深處總是容易衍生惡念,某些可能源於一種自保的念頭,注重個人的利益或成就,因此,做好事、行善容易流於表面,更容易做在人前:長輩常鼓勵夫妻要「相敬如賓」頗有智慧,要年復一年的善待老伴不易,特別在二人獨處的時刻;作為專業的助人者,何嘗不經常自覺乏力?問題並非看不到他人的需要,更非不認識助人的技巧,而是因為欠缺出自內心、真實的良善支撐;因此,良善只是相對的形容詞,即使是最良善的人也有其陰暗面,我開始明白為何世間常眾說紛紜、有眾多的分歧、打不完的戰役、為何某些政府提倡要立例遏止種族仇恨、歧視等。世間難有好人及堅持良善的人:立志為善由得我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這位成就非凡之少年才俊的另一個問題是他重視自己的既有成就和對事情優先次序多於熱切尋道,他沒有像那些自知乏力、為親人尋求醫治的、又或者那些自知貧乏、憑信心向主求問者,就白白得到主耶穌的恩典、醫治或祝福,他們的生命憑著信靠主耶穌,得著徹底的更新、變化,也確立了與上帝同行的人生方向。

原來良善屬聖靈的果子,也是上帝的屬性之一,主基督既然藉十字架的救贖,成就了上帝對世人的美善計劃,若非與主連結,自己就難以作甚麼!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