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關懷:世界非我家

世界非我家

兩年前剛剛回流加拿大多倫多,都算是要適應新環境,心中充滿著新鮮感和興奮,正因為我從初中時代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唸書,直至完成碩士學位,工作了兩年才回港繼續發展。我對多倫多有著不少的回憶。

回流時正值香港社會出現頗多變化,不少年輕人都盼望往外走,我與丈夫已屆退休之年,而女兒又臨盆在即,回流加拿大似是合邏輯的選擇!

不少人嚮往加拿大的安定生活,的確,在此有多個城市風景明媚、夏天暖和又現代化、被公認為最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記得年少時被這裡夏天到處都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吸引,覺得每個小朋友都有權利去享受在草坪上自由奔走,而在這裡的確普遍重視人權,尤其是兒童的權利。

自由自在的「樂土」?

回流之後發覺加拿大人所享有的自由真的不少:言論、表達、居住、搬遷、旅遊、投票、結社、集會等等……近年加拿大政府更讓國民自由吸食大麻、自訂性別、選擇墮胎等。社會上,極之重視要平等對待不同年齡、不同皮膚顏色、不同種族背景的人,特別要尊重少數族裔如 First Nations 。要確保各人均享有發展和貢獻社會的機會。

為著接近女兒的居所,我們選擇了離市中心不遠的地區置業,發現附近的鄰居十分友善,他們大部份為意大利裔或葡萄牙裔並移居加拿大數十寒暑的家庭。可能正因大家都是經歷移民,鄰居對我們不單友善,更非常照顧,有時在冬天鏟雪、搬垃圾箱,甚至留意有不速之客等皆彼此配合、互相幫助。女兒生產後經常到附近的公園、山間小徑散步,她公司的同事及鄰居都有不少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種族的人。比較於我10多歲在加拿大居住、面對白人為主的社區的種種經歷,今時今日的加拿大似乎更充份體現多元文化、各自各精彩、互相尊重、包容這些理念。

再者,這𥚃居民的醫療費用基本上由國家支付,雖然在Covid剛剛受控的今天,要找到合適的家庭醫生不易,不少醫療服務也需輪候多時,但總算不用動輒操心。在社會上生活,普遍居民都有禮貌和遵守秩序,又有各級政府、議員和議會為居民反影意見,驟眼看來,這𥚃像樂土?

意想不到的適應

安頓下來,對這地方又有另外一些看法。似乎享不盡的自由,未必能為居民帶來無盡的快樂。這裡的新聞甚至廣告都告訴我居民的精神健康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長者孤寂、乏人照顧、成年人患上情緒病(抑鬱症或焦慮症)、癌病及各種隱病的也不少,青少年迷失而犯罪很常見。罪案如槍傷別人、搶劫甚至家庭暴力事件也屢見不鮮。在近市中心地區的街上也經常看到不少無家者,衣衫襤褸地向途人行乞,這些情況叫人擔心。

過多自由會否帶來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我膨脹?在社會推行、推崇多元文化、各人不可歧視任何人或事物的今天,成年人很難為成長中的孩子擬定對錯,甚至老師也未必願意直接糾正孩子錯處、或理應改善之處……離婚率可能高過60%,社會上破碎的家庭、失婚人士比比皆是。不少父母發現很難維繫自己的婚姻,榜樣既已失去、單親家庭對管教孩子更感吃力!

推行已久的民主制度可能無法激發公眾對政府和公共事務的熱情和支持。三級政府和大量的繁文縟節,高稅率、工錢和工人權利受法例及工會監察、官僚主義的緩慢、使市民參與社會事務的願望減退。大多數人只集中著意或盤算保護或增加自己的利益。

Covid 疫情減退後,市面上是一片不景氣,有大公司停業、美國有銀行倒閉、通貨膨脹、全球股市向下調、生活指數尤其是食品雜貨價格不斷上升叫民怨加增。去年渥太華也發生大規模貨車司機請願事件,部分人士反對接種疫苗、表示不滿政府的防疫政策……這些現象反映著安定、現代化背後,社會矛盾仍然很多,全球化下企業壟斷、官商勾結影響社會有多嚴重,不言而喻!

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加拿大這樣的「前基督教」國家,居民重視多元和尊重所有人,因為害怕冒犯他人而不敢、不能直接提出或分享信仰的重要性是很常見的現象。

世上無樂土

我在讀書的年代, 十分欣賞加拿大人普遍好友善,有學識、有禮貌、尊重他人,像是有很不錯的公民素質,有助建立人性化、互相扶持的社會風氣。但時至今日我發現東西方的人物各有優點和缺點,不同文化對表達自己丶解決問題方法不同甚至可說是兩極化,其實最好能互相配合、互補長短。人性的自私和貪婪在不同社會也表露無遺,可謂天下烏鴉一樣黑,並沒有分別!

我認同聖經提出:「敗壞之先人心驕傲」,與及「貪財是萬惡之根」,自以為是和無止的貪心可以徹底地改變一些人,特別是有財力和能力的一群,權力或財利迷掉他們的心竅,損人利己的事和有關的制度隨而增多。一個例子:為了利潤和減省開支或人手,不少大企業甚至公共服務大量採用人工智能接聽電話、處理客戶服務,換來的是無休止的輪候,冗長的等待時間,以往的以人為本、人性化社會氛圍隨之而失去……。

看來,社會上過分強調個人權利或只重視集體利益都會容易變得極端。個人自由也未必是幸福生活的萬應良藥。要作一個基督徒,在生活中活出基督:以找尋上帝的心意,凡事以服務,祝福他人為先在加拿大和在香港一樣具有挑戰性,盡管挑戰不同,我們同樣明白信主的群體永遠是「少數族裔」,在哪兒生活,我們因價值觀與主流社會不同,總會有陌生人在他鄉的感覺。既然認清是寄居的人,不如認清自己只是作管家,暫時管理手上的資源和才能,讓我們別輕視行善的力量,把握每個機會為主作工,也祝福有需要的人。

處處無家處處家,世界非我家,反正這裡非我永久的居所!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