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盼望之中
提到「望」作為主題,叫人很快想起當我們的祈禱未獲上帝答允時,我們怎能繼續保持希望呢?聽過不少弟兄姊妹提起,長久未獲天父答允的禱告往往叫人失望,甚至沮喪,有時覺得可能天父遺忘了自己所需要、所渴求的的事,甚至也遺忘了自己?
最近查考路加福音,得知猶太民族等候彌賽亞的出現、等候上帝進一步向他們作出啟示、又或者藉先知曉諭他們,從舊約時代至主耶穌將出生,竟已經等待了三百六十年!其中經過不少王朝、朝代,猶大的國運一蹶不振,時至主耶穌即將降臨之日,猶大和以色列均已亡國,這一刻正受那如日方中的羅馬帝國統治。而有份負責管轄猶大的正是一位趨炎附勢、娶了自己嫂嫂的統治者: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在黑暗的時代,盼望就如柔弱的星光,為冀盼者帶來一點安慰。
我們可以想像若果自己生於那個時代,作為猶太裔的市民,我們可能熟讀舊約的歷史、有關彌賽亞的預言,甚至充分知道上帝在國家的歷史中曾如何施行拯救、如何藉先知提點牧養整個民族。但這麼多年了,上帝的話這麽稀少,以上的知識能否助我們保持盼望?深信上帝會兌現他的應許,彌賽亞終會降臨?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作為只有10多歲的少女馬利亞從天使得知自己將未婚而懷孕產下頭胎的兒子,面對這不可思議,又叫她處境困難重重的安排,她竟不爭抝、不困惑地欣然接受,還引經據典地讚嘆上帝不嫌棄她身份卑微,揀選她成就此事等,這少女擁有何等的勇氣、多單純的信靠,義無反顧地將上帝的心意放於首位。
相對馬利亞的回應,作為祭司「……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和條例,沒有可指責」的長者撒迦利亞就似乎多了懷疑,當他接收天使向他發放有關他妻子伊利莎白將年老產子,生下約翰,為彌賽亞作先鋒時,他説了一句:「我怎麼能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似乎人生閲歷、聖經知識甚至多年實踐主誡命都未能叫這祭司勝過懷疑之心,最後他藉著失去說話能力這獨特之經歷,學會了堅定之信靠,也得到盼望實現的滿足。
接下來我們也見到義人西面、女先知亞拿如何體現他們多年來的冀盼和希望,以及他們深信主應許之堅定不移,於是他們得見上帝的救恩。最後,上帝揀選首先向一群被眾人輕看、甚至排斥、拒絕,身份卑微的牧羊人宣告主耶穌降臨,表達出主所喜悅的是一些單純,每天行道和信靠、樂於聽命的人。
以色列人經過數百年等待,以上幾位人物對救主降臨的盼望讓我看到盼望、信心及實踐主道的連繫,身處今日社會的我們,雖然物質和生活較為豐足,但面對種種挑戰,何嘗不需要以活潑的盼望推動我們每天過信心之生活?縱使信主的人數不多,但重視心理健康的現代文化推崇正向思維,信徒更有原因凡事懷感恩之心和欣賞他人的態度,學習多說造就人的話,正因這些均是聖經的教導,正如天使提議馬利亞去探望伊利莎白為的是叫她們分享與分擔懷孕的苦樂,也堅固彼此的信心、盼望。我們也可學習憑著為別人求恩典的心,彼此更具體地祝福及代求,生活在盼望中。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