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蹤跡:約櫃是什麼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件非常獨特的基督教藝術作品,這件作品都是按照聖經描述的形態和尺碼做出來的。可以說是在香港第一次有人做出來,亦是首次有人以納米噴塗這個方式創製出有如真金的光澤效果。這件作品就是約櫃,筆者把這件作品命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就是上帝與人同在的意思,出自馬太福音一章23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約櫃出現的淵源
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在曠野中過著游牧生活,上帝曉諭摩西要建造會幕,即是世界上的第一間教會。約櫃是在會幕七件最重要的敬拜工具之一,這個約櫃是安放在會幕中最重要和最神聖的至聖所(Holy of Holies) 。上帝以雲柱和火柱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找尋應許之地,會幕就是一個可以豎立和拆除的流動教會。建造會幕目的是讓以色列人知道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日子中仍然要敬拜上帝,會幕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期的敬拜中心。只有大祭司才能夠進入至聖所中透過約櫃的施恩座前與神相會!上帝揀選了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製作約櫃,神以祂的靈充滿了比撒列,使他有智慧、聰明、知識,能作各樣的工。(出三十六章1節)又使亞何利亞伯,心裏靈明,能教導人。(出三十五章34節)
在聖經描述中上帝對約櫃有非常清楚的尺碼要求,和對整個約櫃的形態要求。可是就遺下了一些非常細緻的部份給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發揮!包括整個約櫃的四邊圖案,兩個基路伯的面容、身材和姿態,可以讓他們在靈性中衍生那些製作意念。
為什麼要做約櫃
1.重現原大的一比一約櫃可帶給信徒感到驚訝,感受昔日以色列大祭司與上帝親近的場景,敬畏上帝(Fear God)是我們信仰的元素。人站在約櫃面前,檢視自己的信仰基礎來更多的生命反思!利未人分別出來在會幕中獻祭,抬約櫃的只有祭司其他人不可接觸。烏撒被擊殺;因為一般人是不可以觸摸約櫃的,約櫃只可以由祭司抬起和搬運,不可以放在牛車上推的。(撒下六章7節)上帝的聖物是要分別出來!因為只有潔淨的大祭司才可以進入至聖所(Holy of Holies)。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到底大祭司進入至聖所的時候,是患得患失,是戰戰競競?還是甘心樂意。作為這職事是一種壓力還是喜樂呢?這些議題都值得我們反省。
2.為基督教文化藝術作一點嘗試,人類文化總是透過生活中可見的展示才能更具體的呈現和流傳,視覺藝術亦需要有一些具像來確認它的存在感。上帝是我們信仰中的最高榮耀,約櫃是神與人同在的象徵。如果約櫃是基督教文化的一個部份,就應該要把這個部份重現和推廣出來。要重現一個古文明物品就唯有複製,總要有人做這個複製品,才讓人窺探到歷史的一點面貌。
3.作為教育和延伸基督教歷史的教學工具,實物教材總比口述和文字描述更立體。約櫃的出現不會只滿足兒童主日學班的好奇感,更能夠為成年人有更深層次的體會,成年人不只會著眼約櫃的形態,尺碼,顏色等等的表面現象。成年信徒是會被鼓勵去了解為何會有約櫃的產生,與及這一件聖物提醒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和上帝的關係,例如我們應持怎樣的態度來到神面前,或我們會否將神當作滿足我們欲望的工具。例如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作戰的時候就把約櫃搬到戰場的前線,以為這樣他們就必會戰勝。結果以色列人就在這場戰役中敗亡,約櫃被擄去,先知以利驚聞約櫃被擄立時仆倒斷頸身亡;其媳婦因難產去世之前說上帝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了。(撒上4:3-12) 這些思考過程都是一種信徒屬靈生命的培育!
4.筆者嘗試體會昔日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在整個製作流程中的經驗,聖經沒有細緻描述約櫃的圖案,沒有描述基路伯的具體形態、性別。這些就是可以發揮創作的地方!對藝術家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筆者就是模仿古代第一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在上帝指定的框架中還可以自己發揮創意,這是作為基督徒藝術家最大的滿足。
作品欣賞
藝術家:周文志 (香港)
題目:以馬內利
媒體:木,鋼、3 D打印塑料
尺碼:130 x 152 x 120 cm
在那裏可以看到這件藝術品?
筆者現在連同其他基督徒藝術家在香港不同的教會和學校等地方作基督教藝術巡迴展覽,請大家密切留意。
文:周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