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蹤跡:肥仔藝術家

肥仔藝術家

基督徒藝術家的三重實踐

在教會生活一段日子,大家也會聽到「肥仔」基督徒:FAT,即我們在服侍中要具備三項條件:Faithful 忠誠、Availability 隨時候命、Teachable 可以被塑造和受教的。
在信仰與藝術的交匯處,基督徒藝術家肩負著獨特的使命與挑戰。藝術創作既是個人情感與思想的表達,也是與上帝同工、參與創作的過程。要成功實踐這一呼召,藝術家需要在信仰與藝術之間找到平衡與整合。

其中,「忠誠」、「隨時候命」與「受教」三個核心品質,猶如三根支柱,支撐著基督徒藝術家生命的殿宇,使他們不僅在藝術上表現卓越,更在信仰上見證神的榮耀。

忠誠:以藝術為祭

「忠誠」是基督徒藝術家實踐使命的根基。這份忠誠首先指向上帝,其次指向藝術本身,最終指向內心的呼召。

  1. 對神的忠誠:藝術作為敬拜與見證

對基督徒藝術家而言,藝術創作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對神的敬拜。正如《歌羅西書》三章17節所說:「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藝術家若將創作視為「奉主之名」的行動,便能在每一幅畫作注入對神的敬畏與感恩。這種忠誠體現在創作主題上:不盲從世俗潮流,而是以聖經真理與屬靈價值為核心。例如:創作描繪人類困境的作品時,不忘指向基督的救贖;表現自然之美時,引導人思想造物主的偉大。

基督徒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應純正,不以藝術謀求虛榮或利益,而是以「榮神益人」為目標。正如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在樂譜末端寫下「榮耀歸於神」,將才華全然獻上。

  1. 對藝術的忠誠:卓越源於對呼召的敬畏

忠誠也意味著對藝術本身的尊重。上帝是美善的源頭,藝術家作為「次要創造者」,當以嚴謹態度追求卓越,不是為炫耀,而是回應神的託付。正如《傳道書》九章10節所言:「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藝術家應精益求精、磨練技藝,因為拙劣的創作是浪費神所賜的才華。並要持守真與善——拒絕虛偽或扭曲價值的表達,堅守真理與美善,使作品成為光,照亮世界。

隨時候命:讓才華成為流通的管道

「隨時候命」不僅是時間與資源的奉獻,更是一種生命主權的交託,使自己成為神手中的器皿。

  1. 對神隨時候命:順服聖靈的引導

隨時候命始於對神的開放與順服。藝術家當如泥土順服陶匠,讓聖靈引導創作方向。

這包括:

  • 聆聽與回應:透過禱告、讀經、默想,敏銳聖靈的聲音。
  • 突破舒適區:願意接受神所給的新題材、新媒介,甚至關注社會不義,如以賽亞以文字喚醒時代。
  1. 對人的隨時候命:藝術作為服事的工具

藝術家的恩賜應成為祝福他人的渠道,包括:

  • 建造教會:設計視覺、創作詩歌,豐富敬拜。
  • 關懷社會:舉辦展覽、以藝術為弱勢發聲,實踐《馬太福音》二十五章40節:「……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 培育後進:分享經驗,培養年輕藝術家,使恩賜得以傳承。
  • 真正的服事是不只談理念,而能在實踐中呈現美與真理。

受教:在謙卑中持續成長

「受教」是一種願意被塑造、持續成長的生命姿態。

  1. 向神受教:讓真理塑造藝術

受教的核心是順服神話語。藝術家當以聖經為創作根基,使作品具有屬靈深度。正如《約翰福音》十五章2節:「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失敗與批評都是神的雕琢,使人成長。

  1. 在群體中受教:彼此成全

藝術家需避免孤芳自賞,在群體中學習:

  • 接納批評,視之為成長。
  • 與牧者、神學家、學者對話,拓展視野。
  • 尊重傳統、擁抱創新,在張力中深化表達。
  1. 向環境受教:在文化處境中作見證

藝術家需敏銳洞察時代,如保羅「向甚麼樣的人,就作甚麼樣的人」。以藝術回應文化,卻不妥協真理。

在忠誠、隨時候命與受教中走向永恆

忠誠是方向,隨時候命是行動,受教是動力。FAT「肥仔」基督徒藝術家當以此為實踐綱領:
在藝術中見證神,在信仰中深化藝術。道路不易,但神有豐盛的應許。正如《詩篇》九十篇17節:「願主——我們的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當藝術家把生命與才華獻給神,他們的作品便不只是藝術品,而是通往永恆的見證,述說那創始成終者的榮耀。

藝術品欣賞

這一系列作品以「平安的心」為主題,描繪藝術家在信仰中與上帝建立關係、經歷熬煉,並最終得著真正平安的過程。女孩合上眼眸,身披潔白細麻衣,象徵她已預備好迎接羔羊的婚宴。天上的七彩雲彩聚攏,預示著神聖時刻將臨。作品表達藝術家對上帝永恆之愛的回應與渴望,以新婦與新郎的意象比喻信徒與上帝之間親密的關係。

橄欖油順著橄欖滴落在女孩額頭上,象徵信仰中的熬煉與壓榨。藝術家藉著這幅畫分享她在苦難中學習順服與信靠的經歷——如同橄欖必須經過壓榨才能成油,信心也在試煉中被煉淨。女孩站在水中,任由水流沖刷全身,卻不掙扎,也不下沉。這幅畫象徵上帝的恩典,使她在波濤中仍能站立得穩。水流代表上帝話語的潔淨與更新,洗去生命中的裂縫與雜質,帶來真正的改變與平安。

藝術家以卡通形象的女孩作為自我象徵,透過畫筆記錄自己在信仰旅程中的心靈變化與屬靈經驗。透過這些畫作,她誠實分享走過的掙扎與成長。她相信,上帝的話語與愛能塑造生命,使人得著真正的平安與自由。「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

藝術家:陳芷彤

題目: 天國婚嫁

尺碼:29.7x42cm

媒體:塑膠彩畫布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 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 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明亮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啟示錄十九章7-8節

藝術家:陳芷彤

題目: 受膏者

尺碼:29.7x42cm

媒體:塑膠彩畫布

在苦難中經歷主的同在,一起跨越試煉

藝術家:陳芷彤

題目: 上帝是活水泉源

尺碼:29.7x42cm

媒體:塑膠彩畫布

上帝話語如水賜人生命,也能潔淨我們

文:周文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