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蹤跡﹕藝術作品怎樣抗疫抗逆

藝術作品怎樣抗疫抗逆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地各界人士採取各種的抗疫措施。其中不乏藝術圈中人以藝術抗疫,到底藝術怎樣在抗疫工作上發揮效用呢?筆者在2020年三月透過「香港角聲佈道團」策劃了一個名為「抗疫藝術線上展」,詳情請在以下連結觀看﹕

抗疫藝術線上展連續結

在這個線上展之後,筆者亦有繼續創作不同的抗疫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是值得加以推介的,因為這件作品到今天仍然有她的推動價值。

疫境自強

現在要向大家介紹的作品名叫疫境自強,這件作品都是在我抗疫疲勞的時候衍生出來的。

身處一個疫情大流行Pandemic中,我們顯得非常渺小和脆弱,到底在地上有甚麼的物種是在惡劣的環境中能夠自處不受影響呢?以筆者有限的知識,只能想到是仙人掌在沙漠中屹立不倒的景象!我在思想中有了這個圖像,而怎樣把這個圖像:即是仙人掌在沙漠中顯出它的鶴立雞群的形象呢?我唯有把它擬人化了,就是伸出強壯的手臂來一顯他的威風。好像有點卡通,但我是爭取最高的認受性,不是艱澀難明的作品;而是一望而知作品背後的訊息。

仙人掌能與周邊的生態共存,並且豎立一個不會敗倒的形象,這是何等令人羨慕的。它能自給自足之餘也能保持周邊的生態平衡,這是何等的偉大。如果基督徒能在社區恍如明燈建立一個健康的形象,相信地上的國度就如天上國度一樣了。

門徒的生命指標

外在的處境我們無辦法克服,因為這是大自然的力量。病毒本身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它能夠繁殖和變種。生命是從神而來的,為何上帝會容許它們留存在地上;正如上帝容許天花病毒、癌細胞甚至蚊蟲、曱甴與我們共存。對人類來說這都是一種試煉。

要建立內在的屬靈力量從來都是作主門徒的重要生命指標,我們無法衡量多少的力量才足以安身立命。我們的信仰群體總會期望人人各自修行,因為信仰是非常個人的,我們蒙召的那一刻就知道 : 我們邀請耶穌進入我們心裡,成為我們個人的救主。這個人與造物主的關係就是我們自己獨力承擔與上帝營運的關係,所有在關係上的得與失與別人無關。上帝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作為,保持與別不同的屬靈氣質,保持與世人不一樣的生命表現,都要我們有一種能量,就是面對不同的困難仍然會冷靜下來堅持和委身於信仰。做到這樣的見證到底是令人卻步,還是令人望而生畏﹖我們願意做這個角色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屬靈偉人怎樣造就出來

曾幾何時我們非常敬佩一些屬靈偉人,看來只能在歷史文獻呈現出來。一般所謂平信徒,令我們覺得這些屬靈偉人與我們的距離太遠,我們不能高攀甚至有愧於親近他們,我們不會認為會去到他們這個地步。不知道是我們過分的謙卑還是我們沒有提起勇氣和信心,走上這條成聖之路。驟看歷代的屬靈偉人和堅強的領袖都沒有一個特定的背景而造就出來的,上帝興起有能力能夠作中流砥柱的信徒都不是基於他們的背景,不論他們出生寒微或富有家庭,或是來自那一個家族系統等。上帝乃是按自己的心意去呼召屬他的子民,上帝堅立他們所作的工。上帝為很多教會領袖或信徒領袖在不同的領域中來見證祂。從來沒有一位屬靈偉人可以在不同的範疇中所向無敵,屬靈偉人亦有他的軟弱。

上帝興起屬靈強者沒有一個格式

仙人掌並不是在上帝所創造的植物中最艷麗的,甚至有人認為它是最醜陋的植物之一,並且不friendly(友善),對人和動物都是不友善的品種,因著它們身上的刺針甚至沒有人願意親近它。可是它對生態是最友善的品種,這樣就成就了上帝對它特別堅固之餘,也體貼了周邊生態的動植物能夠與它共存。

我們會不會對屬靈經驗比較強者的角色有一種渴求、渴慕和欣賞,並以他為學習對象呢?我們看到一些屬靈偉人或有一些弟兄姊妹在靈性和追求方面有好表現的時候,我們是報以妒忌還是羡慕的眼光?我們有因此而被感染地一樣去追求和渴慕上帝﹖還是有酸溜溜的心態而嗤之以鼻呢?這些情況在2000多年來都不斷發生,有人為了妒忌而傳福音,有人為了比較來熱心服事。當然在保羅的眼中都是可取的,因為福音究竟也被傳開去了!我們看腓立比書便會知道。

穿戴屬靈的軍裝

從仙人掌表面,我們看不出它內在的能量是何等偉大,能夠使它屹立不倒。有如跟隨基督的門徒,要好好地裝備自己,穿戴屬靈的軍裝隨時多方準備,與周邊的人和平共處,像燈台照亮各人和光照這世界。這些屬靈裝備足以該人面對不同的人生際遇處境和環境,這些無形的屬靈裝備雖是眼看不出來,是因為深藏在信徒的腦海中。這是一件無形的盔甲,潛藏在我們內心的信念,作為信徒的榜樣踐行美好的見證,正如外表不算漂亮的仙人掌能夠為生態帶來美好的生存條件。基督徒穿戴了那全副屬靈軍裝都是從內在的言行表現,來感染我們周遭的人,讓人從我們當中看見上帝!個人的生命成長和裝備非常重要,有自身壯健的屬靈生命除了成為信徒的榜樣,更可以走第二里路來扶持及幫助靈𥚃軟弱的弟兄姊妹。

以上就是這件雕塑帶出來的信息,筆者希望從一件藝術作品的原始概念開始,由製作直至展示出來都有上帝的同在,盼望大家在觀賞的過程中有更深的體會!

 

文:周文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