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或留 

人間有情:去或留 

黃沙萬里,浩瀚無垠……奴婢家丁驅趕著牛羊,駝鈴叮噹與叱喝聲,伴著這個家族緩緩前行,向著遙遠未知之地進發。

大約在耶穌基督降生前二千年,位於今日伊拉克巴格達以南附近,有一座文明古城吾珥,那地富饒繁華,偶像林立,酒色財氣,道德敗壞。當中有一位富甲一方的望族首領,名叫他拉。他不願與當地拜偶像墮落之民為伍,毅然帶領長子亞伯蘭和媳撒萊,及孫兒羅得,離開迦勒底的吾珥,走到哈蘭停下暫住,不久他拉死在哈蘭。亞伯拉罕聽從耶和華的應許和呼召,因著信,繼續父親未完成的旅程,帶領家族,向未知之地進發,最後來到迦南地,開始了半農半牧的生活。後來遇上飢荒,他們遷居埃及,饑荒過後再由埃及遷回,住在伯特利。

以利米勒與妻子拿俄米一家四口,因著猶大地饑荒而往摩押地寄居。以利米勒不久死去,他的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在摩押地居住十年之後,先後死去,只有兩位兒媳在婆婆拿俄米身邊。拿娥米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家鄉的百姓,賜糧食給他們,就決定回到猶大地去。媳婦俄珥巴與婆婆吻別,但路得卻緊跟着拿娥米,回到伯利恆。

以色列原為統一的王國,歷經掃羅、大衛、所羅門,到主前931年羅波安,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國。主前722年北國被亞述所滅;從此南國獨存。南國20個王,8好12惡,經三次被擄(605,597,586 BC),最後亡於巴比倫。

《聖經》中的移民原因大概基於上述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有主的命令和吩咐,如亞伯拉罕聽從耶和華的呼召到迦南地。第二種是因身處的環境有重大的變異而選擇移居外地,如以利米勒因饑荒從猶大地遷往摩押,十年後寡婦拿娥米和媳婦路得因逃避饑荒又回到猶大地。第三種是被迫而沒有選擇的移民,例如以色列民經歷三次的被擄。

香港自2019年反送中社會運動、2020年7月實施《港區國安法》以來,社會日趨政治化,在生活各方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且前面還有很多不確性。今年5、6月,建道神學院量性研究組進行「2021年教會會眾意見普查」,受訪的5間堂會中,逾六成會眾決定留港,另近三成考慮移民;申請中或已有移民資格的接近一成。考慮或決定移民者主要基於社會、政治、宗教、居住環境、子女教育等原因。

信徒去或留?不涉對與不對的道德層面,各人有各人的原因,沒有標準的答案。然而去或留,同樣要面對挑戰。留下的面對如何守護家人和朋友、持守真道、保存人性尊嚴、明辨是非、善用自己的力量阻止更大的惡……。離去的人正是重新認識自己、家人和上主的過程;工作、語言、文化、天氣、飲食等等固之然要適應,滋長屬靈生命卻是個重大的挑戰。

亞伯拉罕飄泊的一生有兩個標誌:一是「築壇」;二是「帳棚」。築壇表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忘記敬拜上帝,讓上帝成為人生最重要的倚靠。帳棚表示世界不是永恆的家,我們只不過是過客,是寄居的,所嚮往的是天上更美的家鄉。

或許亞伯拉罕的標誌是我們的指引路標,祈願去或留的信徒,站在人生交叉點,在不住的禱告中領受上主的旨意,重尋自身的使命與定位。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