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

福傳德華:文化名城

從12世紀開始,萊比錫(Leipzig)是多條貿易路線的交會處。這城也是與馬丁路德、德國大文豪歌德和音樂家巴哈有關的地方。萊比錫是音樂名城,在市中心的聖多馬教堂中,可以找到巴哈的墓,紀念這位在教會中事奉了多年的音樂家。德國有「萊比錫音符之路」,讓旅客拜訪許多重要音樂家工作和生活之地,現今在萊比錫經常舉行不同時期的音樂節慶。萊比錫在出版上十分蓬勃,每年舉辦的書展,與法蘭克福書展齊名。

1519年6月27日至7月8日,天主教教廷與馬丁路德在萊比錫展開關於贖罪券和教宗職權的爭論。路德面對教廷對他信仰的質詢,清楚否定教宗的教義權威,讓雙方陷入了沒法修補的分歧。雙方爭論之地的普萊森堡,現今已經不再存在。在18世紀,在此成立萊比錫藝術學院,也是歌德的學習之處。到了20世紀初,普萊森堡被改建為萊比錫新市政廳。

萊比錫在歷史中有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近代東德政權的衰亡上,與此事有深切關係的是聖尼古拉教堂。從1982年開始,聖尼古拉教堂的每星期一下午5時在此會舉行和平祈禱會。從1989年至1990年間,東德民眾每週一傍晚舉行「週一示威」,以和平的方式反對東德政權,那就是首先於1989年9月4日在聖尼古拉教堂的祈禱會中開始的。

那一年的10月9日,當東德建政40週年時,聖尼古拉教堂的群眾齊心為國家禱告,讓萊比錫成為反對極權的象徵。在群眾壓力下,一個月後的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標誌著東德政權的衰亡。萊比錫的示威於1990年3月結束。從萊比錫開始的和平示威遊行,導致前東德政權垮臺,加速了兩德的統一。現今在每年的光明節紀念此事。

在數十年東德政權的統治下,教會發展充滿困難,但在萊比錫的信徒堅持以禱告來面對腐敗的統治。我有幾次與弟兄姊妹前往聖尼古拉教堂,除了參觀之外,也讓大家一起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堅持對信仰的委身。

 

文/圖:蔡錦圖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