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傳歐華:當人生失意時

當人生失意時

聖經有一類獨特的文體,其文學形式稱為「哀歌」。這類舊約詩歌文體,是個人或羣體因著受苦、壓迫或感到被神遺棄而向神埋怨或懇求(例如詩篇十三篇)。在詩篇和某些先知書中,就有不少哀歌。

舊約哀歌通常包含以下三項元素: (1) 為某人的情況而哀嘆; (2) 詩人申明對上帝的信靠,相信上帝總會帶領他度過試煉;和 (3) 以某種讚美作結,因為上帝已經垂聽了他的祈禱,最終必定介入幫助他(例如詩篇的第三篇、第四篇和第六篇)。

耶利米哀歌是全篇以這類文學形式構成的詩歌,而且在結構上滲入了複雜的元素。耶利米哀歌以詩歌體裁建構,第1至4章是字母詩(Alphabetic Poems),每一節(第1、2、4章)或每三節(第3章)開始的第一個字母,均按希伯來文字母次序排列。希伯來文有22個字母,而字母詩有22節,每節的第一個字母按希伯來文字母順序排列組成。某些舊約詩篇,例如一百一十九篇、箴言與耶利米哀歌之部分便是以此體裁寫成。讀者可以試試用英文如此寫詩,就可以想像其難度。耶利米哀歌第5章主要是以「輓歌」(希伯來文拼音是 qinah)的節奏寫成,這是哀悼悲嘆的詩體,常用於喪葬禮儀,聖經以此哀悼國家的滅亡。

若要翻譯這類文體,是十分困難的。故此,許多聖經譯本會放棄了詩體的特徵,而把重點放在內容上。不過,某些中國聖經學者就曾以中國傳統文學體裁翻譯。例如,民國時期的李榮芳〈1887-1965),這是首位研究希伯來文聖經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的華人聖經學者,在1931年就根據希伯來文,以中國傳統「騷體」的形式,翻譯耶利米哀歌,稱為《哀謌》,由北平燕京宗教學院出版。以下把他翻譯的一章頭兩節列出:

1.緬懷黎庶之城兮,於今何竟獨居!

  列邦稱雄之國兮,茲已猶之孀嫠!

  諸省推尊之后兮,何竟流而爲女厮!

2.淚潺礉於滿面兮,夜太息而傷悲,

  雖情人其衆夥兮,憫慰之人其誰?

  朋非寇讎蛲敵人兮,憑詭譎以相隨。

當他在1931年撰寫這首詩之時,正是國家危難之際。這首譯詩,讓我深深感動。哀歌是人生面對困難重重、前路無望之際,讓神的話語重新為人生、為社群給予盼望和祝福。在哀傷之際的頌歌,顯示了神讓人即使面臨困境,卻仍然可以不失盼望。

 

文/圖:蔡錦圖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