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蹤跡:宣教路

宣教路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件藝術雕塑,怎樣從一件藝術作品帶出一個基督教訊息;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宣教任務。這件作品名叫「宣教路」,作品的意義源自馬太福音八章20節:「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軟綿綿的雪白枕頭上面,有一條枯乾的老樹幹,樹幹底部有一洞窟作為狐狸的居所,樹幹上有一隻母雀以鳥巢為家。動物都有可居之處,人子耶穌卻沒有棲身之所。如果我們委身於祂,按照這句經文的描述也會是無家可歸,只成為「作客旅和寄居的人」(彼前二章11節、太八章21—22節)

跟隨耶穌的代價

在這條宣教的路上,需要向耶穌徹底委身,絕無退路。昔日主耶穌回答那位說要跟從祂的文士時,就是如此的回應他;盼望跟隨耶穌的人要知道跟隨耶穌的代價。跟隨主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在跟隨祂的人是沒有經濟利益之餘,還要捨棄一切。這些代價包括居無定所,沒有一定的住處;面對未知的風霜,也承受很多的吃虧、被藐視和欺騙。主耶穌就以可以安舒的枕頭承擔著我們的安樂窩,奔走那天路不單是當時作為宣教士要冒著宣教征途上的勞苦和艱險,也是現今世代作為門徒和教會領袖的考驗。

主耶穌是在說:「你跟從我,就不能以世界為家。」

「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一書二章15節

「你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馬太福音六章24節

每一位真門徒都要斬斷對世界的戀慕,要破釜沉舟,毅然決然去事奉主。「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加福音九章62節

因為我們的財寶在那裏,我們的心在哪裏。馬太福音六章21節

為甚麼跟隨耶穌是那麼困難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耶穌是一貧如洗,祂實在是罕見的赤貧者;從祂一生的遭遇便可以知道。

1.主耶穌在馬利亞母腹的時候就已經是顛沛流離,當祂地上的父母到達伯利恆這個小村落的時候;客店不接待他們,主耶穌只可以在馬槽出生。

2.當希律王知道有一位猶太人的王誕生的時候,他就要殺害耶穌。

3.主耶穌是生於一位貧困木匠之家。

4.祂居住的城鎮的人也棄絕祂,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麼?(約翰福音一章46節)

5.本族人要除掉祂,他們說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約翰福音七章52節)

6.世界的人不認識祂,主耶穌太卑微了,完全沒有世人想像中的王的風範。

7.主耶穌口袋裏沒有銀錢,他能夠繳稅的銀子,是從魚口中得銀錢交丁稅。(馬太福音十七章 24-27節)

8.主耶穌死時所埋葬的墳墓亦是別人的,是未用過的財主的墳墓。(約翰福音十九章41節)

非常立體的經文

我發現馬太福音八章20節這段經文是非常立體的,在主耶穌的教訓中,祂喜歡用生活例子來向當時群眾能解的道理。祂用很多人都熟悉的狐狸、飛鳥和枕頭,這些具象就成為我創作的源頭。

對於文士發出這個問題或請求(馬太福音八章19節)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裏去,我要跟從你。主耶穌要向文士解釋跟從祂是居無定所,對於任何一個年代的人來說 : 人離鄉賤,沒有居住的地方,也更加沒有財產,都是悲慘的。沒有人喜歡顛沛流離的日子,飛鳥走獸都有自己的安樂窩,有家庭生活,跟隨主耶穌就連這些基本人權和享受都沒有了。其實主耶穌要傳遞的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信仰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信仰立場。就正如他說 :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主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要孝敬父母,而是說在我們的信仰觀𥚃主耶穌的教訓是優先!

跟從主耶穌要懂得捨棄   

從這段經文裡我們可以看到要有一種觀念就是捨棄,如果我們要跟從主耶穌,為了有美好的門徒見證我們也要懂得捨棄。對於今日香港的門徒來說,捨棄安樂窩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人生的理念中就是要有一個安樂窩我們看來就說是人之常情。但是在上帝的意念中就是要顛覆我們這個信念!安樂窩並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跟從主耶穌的教訓才是每一位門徒終身渴慕的。

主耶穌沒有拒絕這一位文士他跟隨,只是要讓他知道他真的完全沒有考慮到跟隨耶穌的代價,主耶穌就是要扭轉我們這些既有的人性渴求,進入祂的永恆國度裡就有如 : 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這是要盼望天上的賞賜;不是追求地上可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們在地上所有的東西不能帶進天國!歷代以來人喜歡擁有一些東西來確立自己的安全感;這些人性渴望沒有因不同年代而改變。在主耶穌的教訓中,人生的安全感就是得著那永生之道,以這個道建立我們的世界觀,以這個道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

宣教路這件雕塑寓意我們對待信仰要有嚴謹的態度,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加拉太書六章7節)。在走這條天國路要經常保持警醒,在耶穌基督吩咐的大使命中,使萬民相信主;主就常與我們同在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20節)。願大家一起為各種不同的宣教方式努力。

藝術作品介紹

作品名稱:宣教路

藝術家:周文志

作品媒體:樹幹、樟木、樹枝、棉布

尺碼:35x50x70cm

 

文:周文志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