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關係中的孩子

輔心看:三角關係中的孩子

一位母親自從生育後,把許多心神放於孩子上,忽略丈夫,忘記經營夫妻關係,丈夫遂發展婚外情,滿足情感需要。父母角色分工過份分割,丈夫只負責工作賺錢,妻子只顧敎養兒子,妻子埋怨丈夫缺乏關心,關係積怨日深。

八歲的兒子憂鬱兼不肯上課,很敏感父母之間的怨懟,當父親指責母親時,他會自動請纓保護媽媽,透過突然大哭阻止爸爸的責罵。他總是想賴在家中,看守家人,父母稍有不和睦,便產生病徵,製造留在父母身邊的機會。長期不和的夫妻,導致兒子缺乏安全感,他不知不覺間介入父母的關係,形成一個三角關係。

以上個案,通常兩種情況會發生:母親把不滿情緒發洩在兒子身上,指責兒子,兒子成為代罪羔羊;母親為得到安全感,把兒子當成情人,投射過份情感於兒子身上,結果兒子背負許多母親的情緒和期望,影響身心發展。當母親把兒子視作平輩,角色混亂,又怎能施敎呢?

過去三十年間,已有大量研究指出父母不和對孩子身心發展有重大影響。著名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博士的研究發現:父母的矛盾與孩子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孩子有拒學、厭食、濫用藥物、憂鬱、焦慮及強迫症等症狀,有時反映父母之間的問題。她發展一套評估方法,量度孩子對父母爭執時的生理反應,包括心率、皮下體溫及汗腺,以所得數據反映給父母和孩子知道:孩子會細心觀察父母的吵架內容,他們的衝突會導致孩子心跳加速、不斷冒汗等生理反應。長年累月面對父母之間的爭拗或恩怨,孩子會內化父母的焦慮、憤怒等情緒,形成心病,影響學業和人際關係。

家庭治療大師Bowen指出三角關係中,當父母關係不和時,孩子最容易加入帶來平衡。孩子要擁有健康身心,情感上需要自主而相繫,不以父母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可是孩子年紀太少未能發展此能力。孩子愛父母的方法,有時是忠心地扮演維持父母關係的橋樑,潛意識讓自己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令父母專注自己身上,透過自己連繫關係冷漠的父母。因此父母需要提升覺察力,別只專注孩子問題,不正視背後的夫妻關係問題。

父母若想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宜先處理夫妻關係,後處理親子關係。夫妻需要維繫婚姻,保持關係熱度,避免把精力只投放孩子或工作上,反之需安排親密共處的時間,培養夫妻感情,別讓無辜的孩子捲入父母矛盾的關係中,扮演一個明明不屬於他的角色。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