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門,你都可以是門
從前有一位校長,某日在 Facebook 上看到一位曾任職於該校的畢業生被診斷出癌症。這位校長心中感到不安,於是開始了一段代禱的旅程,為這位同學祈求康復和安慰。在陪伴這位同學抗癌的過程中,校長和其他學生們努力向他傳遞基督的福音,希望他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接受耶穌。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位同學的病情逐漸惡化。某天,醫院通知家人要有心理準備,大家明白時間所剩不多,於是傳福音的緊迫性愈發凸顯。一天晚上,其中一位學生深夜致電校長,請求他幫忙尋找牧師,為這位同學施行水禮。最終,在眾人的努力下,校長和學生們於週六來到患者家中,希望能完成這個心願。
當牧師進入房間時,大家在客廳靜候,充滿期待。不久後,牧師帶著患者走出房間,患者卻向大家說道:「對不起,我不能信,因為我聽得太少。」這句話讓校長深感震撼,開始反思自己在校園傳福音的使命。半年後,這位校長毅然離開了那個可以自由傳福音的地方,轉而到一所沒有信仰背景的學校工作,旨在讓那些聽得少的人有機會聽到更多福音,成為福音進入校園的那一道門。
耶穌是門,那道門後是什麼?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能否成為那一道門,讓別人接觸福音,進入教會,感受到保護和支持?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翰福音十章9,16節)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行動來展現基督的愛。例如,在家庭聚會中分享信仰的見證,或在工作場所中以身作則,展現出基督徒的品格和價值觀。我們可以主動與人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疑問,並提供支持和陪伴。建立信任關係是關鍵,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真誠和關懷,讓周圍的人感受到基督的力量,讓我們成為福音進入別人生命的那道門,引導他們進入耶穌的門,走向希望和信仰得救的道路。
文:楊佩珊(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