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的信心之旅
《箴言》的希伯來文名稱是 מִשְלֵי(Mishlei),意為「箴言」或「格言」。《箴言》大概於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統治期間開始蒐集,歷經希西家統治時期,可能在公元前5世紀猶太人被擄歸回後才全部完成。本書反映了從所羅門至希西家時代古代近東地區的社會智慧,那是一個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擁有各類不同群體,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智慧。
《箴言》全書共31章,結構清晰,按多位不同作者的作品來分段。《箴言》的開首是總綱(箴言一章1-7節),指出敬畏神是知識的開端,領受智慧對做人處事十分重要。跟著是所羅門的箴言(箴言一章8節至二十二章16節),在這一段中有兩個敍述說明出於所羅門(箴言一章1節,十章1節),按此分為兩段。首段是在開首總綱之後的段落(箴言一章8節至九章18節),作者以父親身份教導兒子,諄諄告誡他如何處世做人。第二段是格言的彙集(箴言十章1節至二十二章16節)。這一段落共有375句,審視人生不同境況,洞察世情,勸導人要以積極的態度待人處事。
接著下來是智慧人的言語(箴言二十二章17節至二十四章22節),提醒人要受智者的教導(箴言二十二章17-21節),然後是30則智言(箴言二十二章22節至二十四章22節),最後有一段増補的段落(箴言二十二章23-34節)。再下來是另一段格言(箴言二十五章1節至二十九章27節),本段是由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大概是從所羅門至希西家時代的格言彙集。
然後是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格言(箴言三十章1-33節),以一連串的問題,道出人間智慧的有限,以及神的偉大。接著是利慕伊勒王母親的格言(箴言三十一章1-9節)。利慕伊勒王可能是古代國王,這一段是他母親的教導。全書最後一段是賢德妻子的格言(箴言三十一章10-22節),以希伯來文字母詩的方式,即每節字首按希伯來文22個字母排列。這首詩提到婦女的尊榮,來自對神的敬畏,而非外貌,回應了《箴言》開首對敬畏神的提醒。
《箴言》強調智慧的來源是敬畏神(箴言九章10節),並警告世人遠離邪惡。本書內容實用,涵蓋家庭、友誼、言語和倫理等課題,對建立健康人際關係與和諧社區意義重大。今日信徒閱讀《箴言》,不僅能找到人生方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其智慧。對於現代社會中人的驕傲、懶惰及物質主義等問題,《箴言》都給予具體提醒。透過每天閱讀《箴言》,信徒可學習如何親近神、反思生活中的抉擇,並將智慧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文:蔡錦圖(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