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圖:德國的生活文化

蔡錦圖分享德國的生活文化

人在年少時,總有很多浪漫的想法,隨意往來,但當年事漸長,就發現要走的路,並不是想像般浪漫和美化,往往走下去的,是一條崎嶇不平的窄路,甚至會被帶去不願意的地方。香港浸信會差會駐德國宣教士蔡錦圖,從來沒想過會踏上德國宣教之路,人到中年才開始宣教,對他和家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挑戰,但他就是這樣走上這條窄路了。記者問他這算不算是人生下半場,他說:「這是我人生最後的一場呢!」

教會改革的土壤

2019年1月1日,蔡錦圖與太太和十歲的兒子,踏在德國北部比勒費爾德(Bielefeld)的土地上。比勒費爾德是德國北部的大學城,人口約有30萬,但落地生根的華人則只有千多人,還有一些是來讀書或進修語言只作短暫逗留的華人學生,人數不多,所以是一個仍待開墾的福音禾場。德國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它濃厚及豐富的宗教及神學色彩。德國是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的家鄉,無獨有偶,蔡錦圖修讀神學博士的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根源亦來自路德宗派,因信稱義、唯獨聖經的神學思想,深深影響基督教的復興與改革。蔡錦圖曾在牛津及劍橋大學研究教會歷史,認識歐洲華人教會的情況,在2018年與家人親到德國作短宣體驗,深受觸動,更確定宣教方向,「有日我與太太經過比勒費爾德一座教堂,進去參觀和禱告,我們點燃了一盞小蠟燭,求主不僅差派我們前往德國事奉,還希望有眾多弟兄姊妹背後的禱告和支持,在這時代,一同在不同的境況,回應上帝給我們的宣教召命。」

 蔡錦圖帶著太太及兒子,踏上德國宣教之路

德語的世界

問他剛到德國時有何當地文化的適應?他坦言自己曾在挪威讀書,所以對於歐洲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不過最重要還是語言上的適應,因為在德語的世界,務必熟習當地語言的運用;另外在基本生活方面,食的是典型西歐食物,他們未必很習慣;而天氣方面,當地四季分明,而因為德國位處的諱度偏北,所以夏天日照的時間較長,相反冬天日照時間較短,下午四時多已經開始天黑,而且天氣比較乾燥,在德國的南部相對較冷,最低溫度太約是零下十度左右,這都不太難適應。

他最欣賞德國是一個傳統的基督教國家,雖然返教會的人並不多,但基督教文化或多或少都在當地人的生活之中,例如隨處都會見到教堂。另外,德國在過去百多年經歷不少動亂或戰爭,帶來結果是很多不同種族的人移居當地,全國五份一的人口都是移民,當地普遍對於外來移民都是採取接納、包容的態度。近年很多非基督教人口移居德國,德國人都是採取寬容的態度,例如中小學生在學校,有基督教的課堂,但如果有外來移民是其他宗教背景如伊斯蘭教的,不願意上基督教課堂,普遍學校是容許的,會讓他們改上一些文化的課程。

兩地教育的不同

他補充說,德國與香港的學制截然不同,課程也沒香港那麼深奧,「德國學校主要以訓練學生的獨立能力、恩考及自理能力為主,學生只會在學校完成功課,校方並不建議家長與學生一起做功課,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從錯誤中學習,強調學生自我的成長。」

守規矩的民族

另一方面,德國人是一個相當守規矩的民族,在生活細節上,相當按規矩行事,而且德國人是非常守時和準時的,承諾了,不論文字或口頭所應允的,都一定履行。此外,與德國人相處多了就會知道德國人真的是對事不對人,這點是相當值得學習的。

在教會中分享信息

信徒人數慢慢增長

蔡錦圖和家人住的地方,就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雅室,推開窗戶,沒有鳥語花香,也看不見高山峻嶺,更加沒有萊茵河畔的浪漫。他們沒有私家車,每次出門探訪教友,都要坐交通工具,長途跋涉,因為教友都住在較為偏遠的地方。開始時,他在比勒費爾德和兩個鄰近城市開查經班,入學校派福音單張,沿用的都是傳統的宣教方法接觸人群,每一步都是踏實的印記。當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德國上下也無一倖免,去年他們足足有七個月停止實體聚會,最嚴峻的日子甚至不能離開家門,彼此無法相見,事奉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困擾,全都要依靠網絡維繫,但千萬不要以為德國網絡科技如汽車工業般發達,原來德國人應用網絡的程度,遠不及香港般流行及快捷,蔡錦圖說:「有些教友的網絡系統都是很原始的,只能選擇有聲或有畫,但神在當中有供應,一些長者開始時不懂上網,但經過學習,也可以掌握得到。」

這些困難和考驗,並沒有攔阻到這位宣教新手,他更在當中看見神施恩的手在動工,「我們看見信徒人數慢慢增長,我2019年去到時查經班只有10個信徒,但2020年初已有20人,去年舉行了兩次的浸禮,有四個信徒受浸,當中有些亦生了兒女,一家人都相信耶穌,真的很感恩。」他期待下半年在多一個城市開拓查經班,另外四月會舉行德國華人教會年會,用視像方式進行,為弟兄姊妹帶來生命的激勵,「我是這個四日三夜年會的主席,期待會有六至八百人出席,有講道、專題和分組討論,希望把六百人分為七十組,撒但要攻擊這個聚會好簡單,只要使當日網絡不能使用就可以,但我把一切交背託給上帝,求主記念。」

時代的聲音

除了傳福音,蔡錦圖在德國的日子仍繼續寫作。他對教會歷史、中文聖經翻譯方面都有豐富的研究和成果,在2009年曾參與《聖經》和合本修訂版的最後翻譯及修訂工作,過去十多年來,差不多每年都有一、兩本有關聖經研究的著作面世,最近又出版了《幽谷詩語》,結集了他在《時代論壇》同名專欄發表的文章,加以整理,不但希望透過詩人的話語回應時局,更讓人看見神在歷史中的作為,文字裡帶著一種使命感,「我在《時代論壇》的文章都是很即時的回應,當把這些領受和體會轉化為著作時,內容上減去了一些個人的體會,轉為從神話語的角度出發,希望成為一些有較長久價值的信息。舉例,香港近年發生社會衝擊問題,這問題不單香港獨有,更在不同年代都有發生,我嘗試在歷史當中尋找共通的意義;疫情的爆發都是一樣,自古瘟疫已經存在,不論是今天的世界,抑或是第二第三世紀的教會時代,甚至是十六世紀路得的時代都有,我想讓大家看到事件發生之間的共通之處,對於瘟疫,信仰上帝的人應如何回應?詩人面對瘟疫境況的回應,又對我們今天有何意義和提醒呢?」

由牧會到宣教,由文字到傳福音,蔡錦圖所走的路都是充滿挑戰,起伏不定的。他在中一的學校團契中相信耶穌,神學畢業後在教會牧會一段時間後,便開始進修及從事中文《聖經》翻譯的研究,之後又有機會再牧會,就在一切都開始漸上軌道時,卻突然發現患上一種罕有的先天性心臟病,俗稱「突然猝死症」,試過多次突然暈倒,醫生說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在體內放入除顫器監察情況,此時此刻,他最大的感受是生命是那麼脆弱,令人措手不及。問他如何在德國保養自己的身體,他笑說:「我不大理會這個問題,生命在上帝手中,既然是先天性,無法治療,我在大部份時間都選擇忘記它的存在。生活上確實有點影響,但慢慢已經習慣了,因著患病的經驗,當我與有長期病患的弟兄姊妹溝通時,會較易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和分享。」

死蔭的幽谷

回望種種困乏當中,《聖經》的話語成為他終極的盼望,他說:「《詩篇》23篇第4節的經文很有意思,什麼是死蔭的幽谷呢?那處是耶路撒冷外一個荒漠地,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行在其中,你會遇到很多危險,有盜賊和野獸,會迷路和乾渴,但詩人行過之後,卻發現上帝與他同在,這個從《聖經》而來的提醒,是今天每個人面對困惑時很重要的信心功課,這並不代表環境會即時變得很安舒,會有青草地、溪水旁,但我們就是要憑信心面對不同的挑戰。」

德累斯頓(德國東部)聖母教堂前的馬丁‧路德像,在戰火中仍然聳立。

 

 

文:黎明輝/圖: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