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Peace Box精神

李志剛牧師:Peace Box精神是動員社會關心貧窮人

義工團隊川流不息在城大用捐贈者送出的禮物盒,砌疊出PEACE一字,那份合作精神實在叫人動容!

這個正是2019年Peace Box祝福大行動的重頭戲,而在砌疊成PEACE(和平)的大型展品後,義工們會透過家訪和不同的活動,將禮物盒與基層家庭、獨居長者等有需要人士分享。

Peace Box 祝福大行動是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的傳統,每年聖誕節,南加州的馬鞍峰教會把數以千計的Peace Box 派給有需要小孩,讓富裕的和有需要的家庭能一起慶祝和平與愛。馬鞍峰香港教會在香港延續這傳統,將和平與愛帶進社區。「源起是我見到香港每年有大約10個大型全港性的慈善活動,但當中要數與教會有關的,好似一個也沒有,稍為接近的是饑饉30,而我見到商場每逢聖誕、新年總是人山人海,佈置也琳琅滿目,但是復活節反而沒有什麼特別的佈置,所以我想有沒有可能用商場的空間,用這個契機在商場開敬拜音樂會,再加上砌疊禮物盒,造就一個開心的環境,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李志剛娓娓道來活動的構思。「2014年開始的時候,很高興有康業公司和YMCA一起啟動。往後更有教關、福音盛會、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香港城市大學和世界綠色組織參與推動和統籌工作。」

李志剛牧師盼望藉著Peace Box可以祝福更多人

為了環保,教會重用並收集起以往的印刷盒,以及鼓勵捐助者自備禮物盒

過萬個和平禮盒

Peace Box祝福大行動由2014的復活節開始,義工們每年在不同的地方——將軍澳中心、荃灣廣場、YMCA烏溪沙青年中心及香港城市大學等,把收集回來的和平禮盒砌成立體的字,如Love(愛)、Hope(盼望)、Joy(喜樂)或Peace(和平),立體圖在商場、大學展示一星期後,禮盒便會送到各教會,並通過教會送贈給有需要人士,並且在禮盒分派前舉行開展禮,在商場等舉行音樂會唱詩敬拜。

近半年的疫情對活動有沒有造成影響呢?李牧師說,「Peace Box活動沒有停止,但因為疫情,今年我們改為網上捐贈,取消了砌盒,但依然收到近萬個的禮物盒。其實自2014年我們收到六千多個禮物盒,逐年遞增,近這兩年已經是一萬多個。」

每年都有三、四百個弟兄姊妹參與砌疊禮物盒活動

小朋友也參與其中

祝福五萬人

他續說,「每一個禮物盒由捐贈去到接收,平均參與的人數是四個,還未計算砌盒及統籌人員,所以每年這個活動接觸超過五萬人,而每一個盒絕大部份是由非基督徒捐贈,而盒入面的東西都是新的,平均一盒價值約二百元。」

「我常說笑,我們的責任就是製造一個空的禮物盒,有盒就有人會把東西放進去,然後就有人把禮物盒送出去。即如去年,Peace Box活動,跟我們合作的教會有二百間、學校有五十間,NGO都有十幾間,還有不同企業,由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有參與,這種共融,以一個由教會主辦的活動來說,可以大量地動員又兼容商界、學界、基督教界、NGO界,其實是非常難得,而且所有人都是非常熱心的。」李志剛牧師帶感恩地說。

提到砌疊禮物盒活動,李牧師便雀躍不已,「每次砌盒的參與度非常高,男女老幼都可以一起砌,街坊圍觀,弟兄姊妹投入,非常開心,即使每次砌都要十多個小時,但是砌疊需要策略、技巧,統籌工作要很清晰,否則做不成。所以我每次就是透過這個項目做領導的訓練。每年會選一個leader代表教會統籌,然後再分小組。每次都有三、四百個弟兄姊妹參與,其中核心成員有幾十人,一個這麼大型的項目,參與的必然難忘。這更可締造不同果效,讓教會與教會之間、教會與社會之間,建立關係,每次透過Peace Box都會帶到人信耶穌,讓社會認識教會,以至大家明白對方做著什麼。」這是真實地見證信仰。

活動具感染力

「我們整個活動統籌工作都非常嚴謹,尤其砌疊盒,試想送一萬多個盒出去,Logistics(物流量)都很大,跟百多二百間教會合作,非常不容易,當中有大量的運輸工作也牽涉大量人手,這就是領導力。建立領袖,不單是靠沖咖啡或者派單張。」曾經在商場馳騁多年的李牧師說得「肉緊」,「我們這些項目是跟社會比併,所以全部都是很專業的,因為我們做出來的活動項目的質量不下於大型企業的活動,我們是用教會的角度,凝聚社會資源力量打贏市場,這才有意思,而不是只做低檔、低質,毫無感染力的活動。」

因著要跟不同單位合作,李牧師特別強調謙卑,「社會項目不是你想做什麼,而是要看有沒有需要,很多人做事都是『我覺得』,領袖為何叫人驕傲?愈有權的人愈容易不理會別人的看法?因為他們有批准權、有資源動用權……,所以我們要溝通,明白社會需要,明白人心的需求。」他認真地說,「我們在活動中不做大佬,所有事情的安排都是平等,不會有任何一個機構的Logo會大一點,這樣大家合作都開心。」

主辦和協辦機構代表齊齊參與戶外敬拜音樂會

鄧萃雯在2019年的祝福大行動中分享

實踐合一

談到領袖的角色,他回應說,「領導要明白別人的需要,通過合作實踐使命之外,做到社會需要的事。」他反問,「一個盒百多二百元很巴閉嗎?不會有人因為沒有這個盒而死,我們只是幫助教會締造機會,很多小型教會拿五十個盒做五十家探訪,參與的人開心、禮物又不錯,這樣已經幫到教會,所以我們只是促進教會事工,有很多教會每逢到復活節,便問我們有沒有Peace Box,教會與教會關係好了,我們不是光用口說合一,而是真正實踐出來。」

動員社會關心貧窮人

如果說動員社會關心貧窮人是Peace Box這個活動背後的精神,對嗎?「對,我們是透過一個禮物盒將Powerful與Powerless聯繫起來,這個禮物盒能夠接觸到一班未信主的人,因為大部份捐贈禮物盒的都是未信者,而統籌的就是教會。」他略加解釋,「Peace Box 祝福大行動是我們Peace Center其中一個活動,因為我們的教會觀是三合一,教會既是崇拜中心(Worship Center)亦是和平中心(Peace Center),要幫助並分享基督的愛予社會上不同社群,包括貧苦病患者;更是培訓中心(Training Center),為教牧和領袖提供訓練。」

推動和平計劃

馬鞍峰教會在港建立教會其實是「和平計劃」(The PEACE Plan)的一部份,目的是要推動及發展扶貧和培訓領導的工作。李牧師憶述曾到訪盧旺達,「事緣馬鞍峰教會在當地推行『和平計劃』十多年,其中一項工作,由於當地醫院不多,一旦有急症要送院,一般需要兩個多小時,大部分人都捱不過去。而馬鞍峰發現,當地在30分鐘步程內有一家教會,於是推動各處教會設立急救站,並提供急救物資,再傳授教會人員急救技巧。自此每逢有病,可以先去教會,再去醫院,結果大大降低了當地的死亡率,救濟了當地很多的愛滋病病人和孤兒。」李牧師正兼任「和平計劃」東亞區總監。

教會是社會復和之子,在教會實踐「和平計劃」(PEACE)意指:「P – Plant Church to promote Reconciliation」建立教會回應人靈性空虛;「E – Equip Servant Leader」裝備事奉型的僕人領袖;「A – Assist the Poor」幫助貧困人;「C – Care for the Sick」關愛病患者;「E – Educate the Next Generation」教育新生代。這就是耶穌在世時所做的事:祂遇到飢餓的人,祂餵飽他們;祂遇到生病的人,祂治好他們;他遇到靈性迷失的人,祂跟他們講福音。

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6-20節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Peace Box祝福大行動,上帝祝福了香港的小孩、家庭,長者、傷殘人士及無家可歸者

 

文:愛倫圖: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