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一)

先賢小傳:基甸

古時人們的生活(起碼在物質層面)遠比今天的人艱苦,大大小小的爭戰是家常便飯,以色列人也不例外。聖經的舊約記錄了他們的掙扎和成就,其中有一卷書叫士師記,記錄了以色列人立國之初的掙扎。同期的中國處於半信史時期的殷商;在中東,文字的出現較中國更早,讓當時年以色列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能留傳下來。

今次要介紹當年的一位英雄――基甸。當時以色列人仍是部落社會,人們按著自己的家族分作十二個支派(或可稱部落),平時這些支派各自為政,由一些長老或魅力領袖帶領,有需要時會聯合起來對抗外敵。在基甸的年代,他們的敵人來自東邊和東南邊的遊牧民族,尤其是米甸人。以色列人以耕種為生計,這些遊牧民族住在半沙漠地區,生活會較以色列人更貧苦,當以色列人勢力薄弱時,他們會等待以色列的農產已成熟,就來搶掠食物,然後又回到他們的家鄉。這樣,以色列人不耕種固然會餓死,努力耕種也是徒勞無工。

以色列人向他們敬拜的神耶和華呼求,求耶和華派一位魅力和才幹過人的領袖,團結人心共禦外敵。故事開始時,基甸只是個農夫,在酢酒池中打麥子。農夫打麥是為了要震散麥子的殼,讓風吹走輕身的殼,較重的麥種就跌在盤子中,所以人們通常在當風的位置打麥;基甸在沒有風的酢酒池(一個地窟,用來把壓葡萄的汁以供釀酒),是因為他不想有米甸人看到,又來搶劫。可見米甸人壓迫的嚴峻,也可看到基甸的謹慎或怯懦。

上主的使者忽然臨到基甸之前,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六章12節)一個躱在酢酒池的農夫,真是個大能的勇士?無論如何,基甸的反應是:投訴耶和華不顧以色列人的死活。使者對基甸說:「我豈不是已經差遣了你嗎?」謹慎的基甸不想擔此重任,立刻推說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家庭中的小人物。使者再次肯定基甸的能力,基甸要求使者等候他帶一些供物來,可能他期待使者會做一些神蹟。果然,當基甸帶來貴重的羊肉鍋和麵包時,使者的仗竟然冒出火來,燒掉了供物。基甸知道他真的遇見上主了,他不想做英雄,也要硬著頭皮做一次了。

不過,一個農夫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魅力領袖。神命令基甸小試牛刀,先拆毀他村中的巴力祭壇。巴力是當地原居民(迦南人)的神明,專長是製造風雨;以色列人的祖先曾流浪各地(有點像中國的客家人),耶和華是以色列人的神明(古代的社會中,通常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明),卻不是迦南地的本土神明。當以色列人入到迦南地時,為求風調雨順,有很大引誘去敬拜巴力這位「地頭神」。不過,宗教混亂的下一步就是身份混亂,跟著可能就是民族的碎裂。基甸的第一個使命,是由他的村中開始,建立耶和華與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

是謹慎還是怯弱?基甸選擇在黑夜中與僕人偷偷地拆毀祭壇。農村中那裡能有甚麼秘密?村民很快就發現基甸是拆壇的黑手。基甸卻得到一位意外的保護者:基甸的父親約阿施是出錢築壇的人(明顯地他是村中有頭有面的人),卻揚言會追究加害(私了)他兒子的人,約阿施說:「巴力如果是神,就讓它為自己辯護吧!」約阿施是否愛子心切,所以不介意與巴力和村民反面?無論如何,巴力無力為自己辯護,基甸也平安無事。他的戰爭威水史,下回再分解。

也許,我們也覺得今天有不公平的力量在剝削香港人,但我們只是留在向上天投訴的心態,還是要問問自己:我在這環境中,可否至少盡力做一個公義的人?也許像基甸一樣,我們也有很多的考慮,讓我們不敢出頭做大英雄。上主並沒有期望我們每個人成為勇不可當的戰士,我們的工作環境、家庭或教會就仿如基甸的村子,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小處境中實踐公義和憐憫,已經可以成為上主眼中的大能勇士了。

 

文:雷競業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