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五)

先賢小傳:馬丁路德(五)

馬丁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人。起初,他只是以一個大學神學教授和修士的身分批評教會有關贖罪券的教導,並非想分裂教會或是興起社會運動。不過,羅馬教宗以慣常的壓制手法去迫馬丁認錯,導致馬丁憤然與羅馬教廷「割蓆」。上回提到當時的德國(嚴格來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1521年召開了沃爾姆斯議會,在議會中裁定了馬丁是個異端。皇帝應許過不會在沃爾姆斯立刻逮補馬丁,但他的性命已危在旦夕。不過,薩克森省的腓特烈皇子安排手下擄劫馬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卻不要告訴他馬丁的下落。當查理五世查詢馬丁躲在何處時,腓特烈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不知道。」

原來馬丁被帶到瓦爾特堡Warburg的城堡內。在那裡,馬丁不但得到安全,也找到空間去翻譯聖經,開始了另一個革命。在中世紀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神父們亦不鼓勵人看聖經。他們認為聖經既是神的話語,自然充滿高深的智慧,如果一個未受嚴格訓練的人隨便去讀聖經,很容易曲解聖經,然後他誤以為自己掌握了神的道理,大膽向人宣講,可能導致多人誤入歧途,信奉一些歪理,最終叫多人要面臨地獄之苦。為了眾人的屬靈安全和社會的和平,閱讀聖經應該是神職人員和修士的特權。他們在崇拜中用拉丁文聖經,也不會鼓勵人翻譯成本土語言。

一般信徒對基督教的教義或聖經內容都沒有深究,他們只是乖乖地相信神職人員宣告的就是真理,領取教會的各種聖禮,大概死後就可以上天堂。相比今天,中世紀的生活是困苦枯燥的,人們知道自己死後能上天堂,已經是生命中的一大慰藉。

上回提到,馬丁在沃爾姆斯議會中以「不能違背良心」的理由,拒絕撤回他的作品。良心不可能由其他人加在你的身上,必須是自身的體會。馬丁代表那一代的知識份子,已不能滿足於二手的真理,他們渴望要直接經驗神的同在。以前我們已提過,馬丁在經文中(特別是羅馬書)體會到神親自宣告祂的恩典,他(或任何人)只要憑信心接受神的應許,就可以得救;人們不是要依賴教會的架構去取得救恩。

無論是當時的文化或個人的經驗都告訴馬丁:神職人員的權威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如果神職人員只是用強權去壓抑異己的聲音,只會被時代所唾棄。不過,馬丁同時堅信神的道理是客觀的,不容人們隨主觀的感受去決定。那麼人們如何能尋著真理?就是靠聖經的廣傳,盡量讓各個信徒自己從神的話語中學到真理。

馬丁於是善用他被軟禁的時間翻譯聖經,德文新約聖經在1522年出版,1534年出版新舊約聖經。馬丁的翻譯不是第一本德文聖經,但他的名聲和生動的德文,讓他的翻譯旋即成為暢銷書,並成為現代德文的一個模本。馬丁的例子也成為基督新教和羅馬公教的一個基本分別:日後新教的宣教士去到一個未有基督教的民族時,往往把翻譯聖經看為首要任務,而公教卻往往看重建立膺服於羅馬的教會結構。

當時羅馬公教的反問是:人們能看得懂聖經嗎?沒有教會的權威,人們會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嗎?如果人們對聖經有相反的了解,如何決定誰對誰錯?馬丁的答案:聖經是神宣告祂恩典的器皿,神的靈會叫謙卑的讀者明白當中救恩的故事;聖經不只是一本古典,也是神的話語,帶有自發的權威和活力,不需要靠人的佐證。至於詮釋的分歧,馬丁相信透過嚴謹的釋經討論和聖靈的帶領,真理會愈辯愈明的;信徒亦不需要對所有經文都有合一的解釋,在救恩的基要真理上合一就行了。

可惜那時的羅馬教宗堅持教宗的權威,至今基督新教和羅馬公教仍有分歧。另一方面,今天信徒們仍對聖經的教導充滿爭議。也許不同立場的信徒都應謙卑的回到讀聖經,同時聆聽對方是如何理解聖經,不自以為擁有全部真理。在今天對權威充滿懷疑的世代,一個能夠聆聽的教會才能有信服力地見證真理。

 

文:雷競業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