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約泉源到新約生命的應許
這一期截稿的日子,正值加拿大的感恩節。每年十月,加拿大人會慶祝感恩節(Thanksgiving),今年的日期是10月13日。相比美國於11月下旬才慶祝,加拿大因氣候較冷、收成較早,因此日期也較前。
感恩節原是為慶祝秋季豐收、感謝大地恩賜的節日。1957年,加拿大國會正式將十月第二個星期一定為法定感恩節。它逐漸成為重要的家庭節日。傳統菜式包括火雞、馬鈴薯、南瓜批等。加拿大感恩節不僅是慶祝豐收的日子,更是親友團聚、共享美食、欣賞落葉與秋日美景的時刻。
對猶太民族而言,「活水」也蘊含著豐富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舊約背景
出埃及記十七章6節記載:摩西擊打磐石出水,象徵神在乾渴之地供應祂的百姓。耶利米書二章13節則斥責以色列人離棄神這活水的泉源。以賽亞書十二章3節說:「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這預示主將為世人帶來救恩,如同以色列人歡喜快樂地找到水源一樣。而以西結書四十七章1至12節提到「從聖殿流出的生命河」,預表彌賽亞時代的更新與醫治。
數年前,我有幸到以色列旅遊,親眼見到許多地區是乾涸的曠野與沙漠。當我到訪由大希律王所建的凱撒利亞水道(Aqueduct)遺址,更深體會猶大地區對水源的迫切需要。詩篇中多次提到秋雨與春雨,顯示雨水對農業和畜牧的重要性。
就如我們的感恩節,以色列人每年也慶祝住棚節——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用以紀念以色列人在曠野寄居的日子。出埃及後,上帝以雲柱火柱與他們同在,並在乾渴之地供應水與糧(出埃及記十七章、民數記二十章)。住棚節的主題正是:神的供應、同在與救贖。
新約:主耶穌自稱為活水源頭
到了耶穌的時代,住棚節的最後一天被稱為「最大之日」(The Great Day),是整個慶典的高潮。祭司會從西羅亞池取水,帶到聖殿澆在祭壇上,象徵:
- 求神降下秋雨(農業的祝福)
- 象徵彌賽亞時代聖靈的澆灌(以賽亞書四十四章3節;以西結書三十六章25–27節;約珥書二章28節)
當祭司澆水、群眾歡呼「求主救啊!」(Hosanna)時,約翰福音七章37–39節記載: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
耶穌宣告自己就是活水的源頭(上帝救恩的根基),並指向聖靈將臨的真實經歷——這是極其震撼的宣告!
早前,祂也曾在井旁對撒瑪利亞婦人說祂擁有能使人永不乾渴的活水(約翰福音四章)。主耶穌就是那被擊打的磐石(哥林多前書十章4節),為了成全舊約預言而流出血與水(約翰福音十九章34節),象徵生命的泉源從祂而出。
祂又應許聖靈(保惠師)將臨並與信徒永遠同在,成為信徒心中湧流不息的活水,帶來更新與能力。
活水與我們何干?
舊約中,上帝的靈賜人勇力與智慧,使士師、先知、君王能完成祂的旨意。例如:俄陀聶(士師記三章10節)、基甸(六章34節)、耶弗他(十一章29節)、參孫(十四章6節),以及約瑟、摩西、但以理等人。神的靈使他們能治理百姓、說預言、分辨是非。然而,掃羅因背叛神而失去了神的靈,被情緒與抑鬱所困。大衛目睹此景後,在犯罪後懇求神:「不要收回你的聖靈,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重新有正直的靈扶持我。」(詩篇五十一篇11–12節)先知以西結與以賽亞都預告:神要賜下新的心、新的靈,使祂的子民遵行祂的律法與旨意。
到了新約,這些預言在耶穌身上完全實現。祂滿有智慧和聰明的靈(以賽亞書十一章2節),充滿恩典與真理。聖靈使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16章)。信徒因聖靈得著恩賜與能力,也結出聖靈的果子,成為祝福的器皿。
活水流通的生命
在資訊爆炸、人慾橫流的世代,我們如何聆聽並順服聖靈的引導?哥林多前書二章11–12節提醒我們:「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
聖靈只按照聖經真理、上帝的屬性來引導我們。若我們每天順服聖靈,而非隨從肉體的慾望,神就會以平安印證我們的決定。這平安不是世界所能給的,而是從天而來的穩妥與盼望。
當我們晝夜思想神的話語,聖靈會幫助我們抵擋報復、黑暗、謊言與指控——那些都是出於撒但的詭計。從上頭來的智慧與聖靈的果子,使我們愛神、愛人、關懷鄰舍,並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流通的管子與賜福的江河。
主耶穌的生平與《使徒行傳》的記載,正是我們效法的榜樣——讓活水從我們心中流出,滋潤他人,榮耀上主。
文:梁林天慧(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