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婚論嫁:結婚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婚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海(化名)帶著一臉迷惘,走進輔導室求助。她溫柔秀麗,從國外學成歸來,擁有高學歷,也有一份穩定而收入不錯的工作,相信是很多女孩子羨慕的對象。但她三十有七仍是雲英未嫁,過往幾段情緣都未能開花結果;因她怕在情路上再次受傷,故不敢輕舉妄動!她的幾位弟妹都已婚並有孩子了,這難免會令她有點被催婚的壓力。她正疑惑著是否該放下往日的傷害,對追求者持開放態度,並滿足母親想女兒早日有個歸宿的期望,找個條件還可以的人結婚。

我們仔細探討她的現况:她還未遇上心儀對象、她往日的情傷未癒、她那强勢母親的說話使她承受很大壓力。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女孩子要「結婚」才是一個認可的搬走理由。婚後搬離原生家庭,與母親的地理距離造就了一點心理距離,這的確可以減低母親說話的壓力與影響;但「結婚」真是唯一可以令人搬開的理由嗎?或許,自身的成長,空間需要,已是最合理的理由了,還需要更佳的理由嗎?

對於滿臉迷惘,當刻看不見希望的她來說,最佳的治療方案是讓她看見「希望」。我們也同意「遇上心儀對象」是個急不來的事情、治療情傷也不是五時三刻的事,唯一可以和可較快去處理的減壓方法,就是搬離原生家庭;讓自己在沒有父母的意見下,創造一個可以細味和思索自己人生的空間。

衡量過經濟條件,上班的地理需要,她可以選擇:租樓、酒店或共居空間。最後她選擇了一個設計新穎、設備齊全、交通方便的共居空間。她離家已一個月,她享受著獨居的自由,自主性和彈性,提升了獨立生活的技能與解難能力,能專心看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能好好安睡。她成長得很好,甚至是進步神速。她與母親的關係神奇地因為距離而進步了。她會回家吃飯,也能向母親表達愛。

有父母的關心及照顧並不是壞事;但畢竟成年子女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喜好,意願的個體;唯有父母肯放手,子女敢鬆手,我們才可以放膽探索並勇於踏上自己的人生路。

「人要離開父母」是給父母的提醒。

 

文:杜婉霞作者簡介goodlove.hk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