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

情話家常:三代同堂 

中國人看重傳宗接代,加上上一代比較早婚生子,不過,能遇上四代同堂的情況也不算普遍。現代人對婚姻的新觀念是遲婚和遲生小孩,要能三代同堂已經不錯,能四代同堂更難。

我們也算早婚,不過因工作關係,結婚十年才生下一位女兒,本想多追一位,卻因要照顧上一代,就打消這念頭,我們倆也沒有後悔,反而更用心帶領她成長,按中國人的傳統「供書教學」,按她自己的方向讀書和工作。

身為「牧師女」其實也有壓力,除了平常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被注意,更不可能在教會中成為男孩子追求的對象。身為父母,我們也想她會有美好的歸宿,師母從先知但以理學到每天三餐謝飯中加上為女兒未來的婚姻禱告。神聽禱告,女兒五年前出嫁,一年多前生下兒子,讓我進入「三代同堂」、榮升「公公」新的人生階段。

「公公」與「爸爸」截然是不同的角色,從女兒對她兒子那一份謹慎,似乎看到我的影子,不過,她卻比我更願意給兒子冒險。我卻不能介入,因為我只是「公公」的身份。換言之,我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只是「公公」,教導孫子的責任應該不是我,而我認為「公公」的責任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1. 接納:要常常提醒自己的身份是「公公」,重要不是直接的介入,而是要懂得接納。當孫子出生後,因為女兒和女婿的家有鼠患,加上他們準備搬房子,有四個月與我們一起住。對我們來說真的有一點不習慣,因為他們教養下一代的方法都是從書本中得來,跟我們真的不太一樣。就好像規定孫子晚上八點前睡覺,他們就會把孫子放在嬰兒床上,就算孫子大哭也不會抱他,等哭累了就自然睡著。坦白說,孫子哭的時候,我真的很想去抱他。不過,我立即提醒自己,我是「公公」,不是「爸爸」。

2. 配合:雖然我仍然很忙,不過,我始終退下主任牧師的崗位,時間上比較可以調教。只要女兒需要我幫忙,我會盡量配合。好像當司機帶孫子去健康院打針,或把孫子放在我們家,我都會盡量配合。當然,他們也不會把重擔給我們。

不過,有時候真的是知易行難,也會很自然提出認為正確的教導,也只是到此為止,他們不接納也不要難過,一定要記得自己真正的身份是「公公」。

文:何志滌作者簡介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