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雅芳:分享抗疫經驗

分享抗擊SARS經驗 齊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面對與日俱增的防疫壓力,曾於2003年SARS爆發,無懼疫症的殺傷力,自動請纓往瑪嘉烈醫院沙士病房參與前線工作的盧雅芳姑娘(Jacqueline)表示,在這個困難時刻,香港人不要自亂陣腳,最重要是做足防疫功夫,戴口罩和勤做手部衛生。

2003年3月,SARS剛爆發,回憶起那時候的情況,Jacqueline 說「那時候比起現在,更加不了解發生甚麼情況,是病菌,還是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染,還是接觸傳染?其實人最驚就是unknown(未知)。」

自95年瑪麗醫院護士學校畢業,Jacqueline便隨即加入深切治療部工作,直至03年遇上沙士,「當年聽到瑪嘉烈醫院開始接收沙士個案,接著要由一個ICU變成三個ICU,我們行內人聽到都認為無可能,他們甚至要求普通護士入去幫手,這樣安排我更加覺得無可能,因為深切治療部的護士是有特別的訓練,若然有些程序不熟悉,處理不當,風險更大。」Jacqueline忐忑之際,上司詢問有否同事願意去瑪嘉烈幫手,因為那邊需要再開ICU。當時的她沒半點猶豫,「我想即刻舉手,但我記得我是先打電話給媽媽,那時媽媽的反應是『哦,沒有問題,去啦,你自己小心啲!』於是我就立即敲經理房門,表示願意去瑪嘉烈。」

衝到疫情的最前線

回想當時的決定,「我那時單身,沒有牽掛,爸爸媽媽只是50多歲又壯健,我自己沒有負擔,我爸爸又是公務員,食緊長糧,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我去。那時眼見其他同事的小朋友才幾歲,我不希望要他們去,我認為最適合的人選就是自己。」於是她便義無反顧地衝到疫情的最前線。

在前往瑪嘉烈醫院ICU工作前,Jacqueline 有大約一星期的籌備,「同事們紛紛送上N95,其中有一個跟我不太咬弦的同事竟然給我一個『豬嘴』,即是較高級的口罩,當時我感動不已,對方還說,若然不夠可以再給我⋯⋯」說著,說著,雖然事過境遷她仍哽咽,「我知道不是因為我Jacqueline,而是因為我是代表瑪麗醫院ICU過去,是帶著使命和責任去!」她是第一人亦是唯一的一個,「沒有其他同事和我一齊去,那時是三月,尚未知道發生甚麼事,現在回想當時是唔識驚、唔識死,根本沒有多想,就是憑著勇字就上。」

在進入SARS病房工作前,她坦言沒有為自己多作準備,「唯一是去瑪嘉烈醫院之前,我為父母多買了10萬的保險,其他就沒有了,因為我有信心,我當時只是想這是我的本分,既然我有這個條件,我就應該去做,我在過去八年所學到的我現在是時候拿出來。」

以自我犧牲的精神行先的她,「唔係我去邊個去」,「這個是我的使命,我學到的,我就要去做。」

沙士之後,她參與抗非典交流團赴京參觀小湯山醫院。北京小湯山醫院是當年專門收治「非典」病人的臨時傳染病醫院。

抗疫之戰

帶著使命的她踏上抗疫之戰的最前綫,「去到瑪嘉烈醫院,每天返工都是戰戰兢兢,如打仗般,「即使我的性格樂觀,但是返工時都是非常緊張,有很大的壓力。

每日放工後我就立即返回醫院提供的宿舍,盡量避免與外界接觸。那時手提電話又未流行,所以不能夠打電話跟朋友傾訴,當時非常孤單。我一星期會回家一次,一返到屋企就第一時間跑到老遠返回自己的房間,然後沖涼洗頭。」醫護人員在醫院宿舍隔離的折騰及犧牲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問她有否感到後悔?「即使孤單我也沒有後悔,雖然在瑪嘉烈唔識人,食飯只有自己一個,記得那時我們食飯中間會有一塊膠板,我們在沙士病房的醫護人員會去另一邊食,雖然大家互不相識不會說話,因為恐防說話時有飛沫,但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家彼此會微笑,你唔識我、我唔識你,但會笑,大家Cheer up大家!」她非常感恩天父讓她有樂觀的性格!

在沙士病房有否遇過驚險場面?她斬釘截鐵地說,「有,因為我唔識死。那時有個病人已經插了喉,用著呼吸機,但他的含氧量越來越低,用了所有方法都不行,當時沒有醫生在場,就只有護士著上全身Full Gear的防疫裝備看著幾個病人,我就是用了錯的方法,給病人多些氧氣,那時很多醫生、護士『中招』就是因為這樣做。我事後才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其實我只是做了一個深切治療部姑娘平時會做的事,而當時那個病人因為我這樣做,他的氧份升回至正常水平。」她回想整件事都是神的保守。

她去了瑪嘉烈大約三星期,「因為病人太多,瑪麗醫院都要開沙士病房,所以我就抽調回去瑪麗醫院,當時的我有少少經驗,所以回去後便當上Petrol Nurse。因為當時很多醫生、護士已經受到感染,而正確穿上及卸下保護袍的方法,以預防在醫院病房受到感染是非常重要,所以當時我的職責就是在沙士病房的出入口位,睇住人著衫除衫,這個絶對不能有誤,否則後果非常嚴重。」她憶述,返回瑪麗醫院後感覺與在瑪嘉烈截然不同,「在瑪麗醫院一個熟悉的環境,跟平日返工沒有兩樣,再加上與認識的同事一起工作,就如並肩作戰,兼且我們漸漸對疫情有信心,也知道如何減低被受感染的風險。」她把抗疫的種種經歷娓娓道來。

她感恩在瑪麗醫院時有好友Claudia(右)的支持!

抗疫良法

雖然面對「沙士」的記憶是傷感,但那場疫戰提升了香港市民大眾及醫療專業對感染控制預防的意識。香港現正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我們應該從過去面對「沙士」的經驗學習,Jacqueline強調抗疫的方法,「最重要戴口罩、洗手、搓手,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經由「飛沫」傳播的疾病,如果市民帶了口罩就已經折斷了咳嗽打噴嚏的「飛沫」傳播,受感染的機會已經減到很低;其次如果大家摸完枱面、公共交通的扶手、電子屏幕等,然後接觸自己的眼睛或口鼻,也有機會受到感染,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洗手、用搓手液搓手。其實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戴口罩和勤做手部衛生,已經非常足夠!」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經常保持雙手清潔。

為了答謝在沙士疫症戰役中奮力抗役的醫護人員,醫院管理局頒贈了一枚「同心結幸運星」紀念章給Jacqueline。

問及她面對今次的疫症,她還會走到前線嗎?她想一想,「坦白說,不會。因為我的責任不同了,我現在有家庭、有兩個女兒,細女七歲是早產嬰,24週已經出世,住了深切治療部四、五個月,她一切需要家人照顧,所以我真的不可身歷其境,但是我樂意把我的經歷告訴別人,我希望將我過去所做過的與大家分享,發放一些正能量。」

她補充說,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責任,有不同的事要去做,「正如10多年前我可以衝衝衝,但是17年後的今天,我責任不同了。」縱然她家庭的擔子令她不能走到最前,但她對醫護工作依然充滿熱誠,「即使我現在在私家醫院任職,我會讓同事做前線的工作,我較為多照顧病人的心靈,我的職責就是與病人及病人的家屬傾計,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舒緩他們。以往我做的是身體及實務性的工作多一些,現在多做靈性的工作而已!」她心裡的一團火,正是支撐她去救急扶危,幫助有需要的人,不難怪原來她自小的志願便是當護士。

她現在最大的責任是照顧家人

信有明天

隨著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面對不確定的疫情,情緒難免失控,Jacqueline再一次強調,人最驚就是不確定,但作為信徒的她堅信天父掌管,正如以賽亞書41:10「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文:愛倫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