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攻略:北區天平山社區轉化

北區天平山社區轉化

2021年教關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教學)黃洪、及多間位於北區的伙伴教會進行了「教關及北聯新界北鄰舍調查」。2023年 5月份透過20間堂會600位社區人士完成了調查報告。其中一個重大發現,就是教會進入社區起了充權生命,及提升了接觸人士心靈健康指數的效能。由於有約八成的受訪者與北區教會有經常連繫,所以在教會的影響下其幸福感較一般的北區居民為高。

(詳細報告可於教關網頁 : https://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transformation_model/kabcd/northdistrict/ 下載,或可查閱《號角》2023年6月20日的教關文章「北區社區轉化」https://cchchk.org/article/city/care/hk230620i/ )。

問卷其中的幾條問題是評估被訪者的幸福感及心靈指數,受訪者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有以下感覺,當中包括感到「內心平安」、「心靈富足」、及「能帶給別人祝福」。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走進不同的社區,與當中的基層街坊進行訪談,以及探望不同教會的同工。在訪談中,我們真實地看見街坊居住情況惡劣,獨老、雙老、照顧有特別需要的單親媽媽⋯⋯等,在生活上十分困難。但同時也讓我們看見當中默默耕耘,願意委身服侍社區街坊的教會、牧者,及基督徒羣體,由基本的食物需要、定期的家庭探訪、為基層孩子提供學習支援服務等等,甚至透過教關資源充權新來港婦女及長者、開展不同的小組關心⋯⋯等,全方位及有創意地回應貧窮的四個向度 – 經濟、關係、心靈及動機貧窮。教會深度關注街坊全人發展,建立個人,甚至是社區的抗逆能力,讓人實在的感受幸福感。從客觀的數字及個別深入訪談反映,絕大多數由教會轉介的受訪者雖然生活困難,但他們的心靈指數、幸福感及願意幫助別人的數據相對理想,反映在基督信仰裡使他們心存盼望,展現北區教會持續服侍社區基層人士帶來正面影響。

教關根據調查結果,持續地與伙伴繼續發掘社會服務空隙,開展多個先導計劃回應需要,因時制宜以發展不同的社區轉化模式,讓我們身處的城市成為一個有愛及能帶給別人幸福感的地方。報告中顯示大部份人居住於公共屋邨,新界北有多個舊式公共屋邨已有20年以上歷史(例如彩園邨、天平邨),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也有最近幾年落成的屋邨(例如皇后山邨、暉明邨),當中大部分家庭來自全港不同地區的擠迫戶、綜援、及單親家庭。就回應居住於公共屋邨、自置居所長者、寮居、劏房、板間房的居民匱乏情況,教關選定了天平邨作為試點,成立教關天平邨網絡,連結多間北區教會、邨內機構、業主立案法團,以服侍當中的長者。

今年7月份更聯合舉辦了「送贈二手電器祝福行動」,透過教關網絡資源帶進社區,藉著機構「電回之家」提供的二手電器,天平邨業主立案法團協調區內居民,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牧室安排40位師生參與,在天平邨內服侍長者的宣教會恩霖社區服務中心借出場地,同心協力下促成合作,對於由多間北區教會和中大同學上門送電器及關心的30戶居民,教會日後也會持續關懷跟進。

另外8至9月份教關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團隊,合辦「天佑鄰里」探訪義工訓練課程,提供資源配搭各伙伴的服侍,裝備有意學習探訪及關心社區的義工,特別關注街坊的精神健康與生活相關的課題,有32間教會,約120人參加,讓他們學以致用,訓練完畢後成立天平邨義工隊,充權他們長遠與有需要人士同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支援網絡。

感謝天父的保守帶領,讓香港理工大學與教關有延續性的協作,繼續以專業知識,及教關網絡多方資源轉化社區。2023年9月開展「健康樂齡領袖義工培訓計劃:天平邨」,訓練約14位義工參與為期8周的講義課堂,及為期12周的行動設計和實踐,提升基層長者的社會參與。以上只是其中一個地區的社區關懷及轉化服侍模式,我們還與在全港各個地區一直竭力服侍街坊的伙伴,展開及探索多個獨特而能回應當區需要的模式。

誠邀你登記成為教關伙伴,加入「天國觀」的結網服侍團隊,在你身處的社區建立抗逆能力,面對不同需要和轉變      

https://www.hkcnp.org.hk/our_partners/become_partners/

20237月份教關天平邨網絡聯合舉辦「送贈二手電器祝福行動」,連結熱心轉化北區的持份者合一地回應社區需要,教會日後也會持續關懷跟進探訪對象,建立長遠同行關係。

202389月份教關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團隊合辦「天佑鄰里」探訪義工訓練課程,作為針對調查發現和社區需要作可持續的跟進及回應。

 

文:馬秀娟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