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春秋:機械人寫稿的問題

機械人寫稿的問題

1988年,一位《大西洋月刊》的記者比爾·戴德曼(Bill Dedman)在電腦幫助下檢索梳理了海量的住房按揭數據,寫出系列報導揭露這一行的隱形種族歧視,作品獲當年普利策獎。可算是機器奪獎。

據BBC報導稱,2012年BBC用了一個名叫Juicer(「榨汁機」)智能機械人上崗,每天吸進來自850個新聞機構的RSS信息推送,整合處理數據,把BBC和其他媒體的新聞報道分揀出來,然後貼上相應的語義標注,分成四類歸檔:組織機構、地點、人物、事物。

2015年,《紐約時報》大樓內出了一位名叫「編輯」(Editor)的AI。同年騰訊財經頻道開始有中國機器人寫稿。2016年,Quartz獲得一筆資金設立機器人實驗室,為記者們開發各種自動化工具。

到了近日,由OpenAI開發的 ChatGPT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備受關注,有人擔心其成為學生逃避論文,甚至考試作弊的「槍手」。而最近有論文將 ChatGPT 列為作者,讓兩大學術期刊《Science》和《Nature》最近更新編輯政策,特別指明對 ChatGPT 撰寫論文的規範:《Science》指,未經許可,不得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或類似算法工具生成的文章、數字、圖像或圖形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論文中,表明 ChatGPT 程式不能成為科學期刊論文的作者,如違反則為學術不端行為。

由於科技的進步,用AI寫稿現時甚至可能較真人更為出色。至於這類由AI機械人發表的文章是否被接受具原創性,卻是另一個問題。人類必須承認,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人類的道德價值觀未必能即時更新更進,需要與時並進。但是一旦AI的工作超越了人類的道德價值觀容忍的限度,甚至挑戰基督教信仰時,該怎辦?

 

文:老冠祥

No Comments Yet.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