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二)

先賢小傳:基甸(二

上次提到以色列人被周圍的民族(特別是米甸人)欺壓得朝夕不保,上主耶和華興起一個農夫基甸去帶領以色列人抵抗外敵。不過,基甸並沒有作戰的經驗或是名氣,上主要先給他一個考驗,就是拆除他家鄉中的神廟(那廟拜的是一個假神巴力),基甸順利地完成任務。這個經驗增強了基甸的自信心,也使他在以色列人中有為上主而戰的名聲。

那時米甸人又再次犯境,「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他吹角」(士六章34節)吹角(一隻羊角)表示基甸準備向米甸以色列北部的四個支派回應,準備同心禦侮。上回提到,當年沒有專業的軍人,士兵都是來自平常的農民,而且以色列人的十二個支派是各自為政的,為何四個支派的人都願意冒死沙場跟隨一個叫基甸的農夫?聖經的答案很簡單:「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神的靈是祝福的靈,在一個紛亂和人心惶惶的社會中,人們需要一位眾人能信服的領袖;神賜基甸特殊魅力,讓他能自然地團結眾人的鬥志。

不過,上回我們提到基甸為人謹慎(也帶點怯懦?),眾人雖然這麼信任他,但迎戰強敵是否魯莽的決定?人命關天,他是否把眾人帶上一條絕路?於是,他私下請求上主給他一個印證:第二天早上,露水濕了禾場上的一圈羊毛,禾場卻是乾的,上主就照樣成就了。但羊毛吸水能力較強,也許這次只是一個意外?基甸請上主再做一個神蹟:第二天早上有相反的情況;果然第二天羊毛是乾的,禾場是濕的。基甸肯定上天給他的使命,就毅然迎難而上。

當時的戰爭多是肉博戰,軍隊的人數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基甸號召了超過三萬人,為數不少;但對比米甸人,還是人丁單薄。可是,上主要求基甸先邀請膽怯的人回家,之後還剩下一萬人;上主再要求基甸用一個隨意的方法(飲水的姿勢)把三百個人分出來,基甸打發其他的人回家。但三百人如何能夠打敗不可勝數的米甸軍隊?

原來這次戰鬥勝負的關鍵不是在於人數或暴力,而是在於人心的歸向。上主在米甸軍隊的心中報了一個夢:他們都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的營中,把米甸人的帳幕撞倒翻轉了。米甸人聯想到這個大麥餅就是基甸(基甸是在種麥的農夫),帳幕的翻倒代表米甸軍隊將一敗塗地。基甸偷聽到米甸人的談話,知道他只需要打心理戰,而不用與敵軍撕殺。

基甸把他的三百人分成三隊,每人手裡拿著號角和空瓶子,瓶裡放一個火把。在夜深人熟睡的時間,基甸帶領三隊人圍著米甸的軍營,一齊打破空餅和大聲吹響號角,在嘈雜的號角聲和火光熊熊中,神智未清的米甸人以為以色列大軍已不動聲色地包圍了他們的營地,米甸人開始慌不擇路地四處逃跑,甚至不分敵我地互相擊殺。米甸人兵敗如山倒,以後再不能搶掠以色列人的食糧了。

在米甸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上主的神蹟,在關鍵時刻眾多米甸人都夢見凶兆,使戰事未開始已經軍心崩坍。另一方面,故事告訴我們,有時事情的成敗不是取決於人數或實力的雄厚,有時龐大的勢力中,暗藏了各懷鬼胎的群眾,當情勢一轉時,隨時各行各路。基甸雖然只有三百人,卻是眾志成城,在適當的時機中努力以赴自己的職責,就能扭轉頹勢、反敗為勝。

今天,信徒要面對的不是槍火的戰爭,而是社會中各種罪惡的勢力,無論是貧窮、拆毀家庭的意識、蔑視人尊嚴的制度、或是指鹿為馬的文化等,信徒要轉化社會的力量也是微不足道。基甸的故事並不是說我們的小眾力量常常會把反對我們的人打得片甲不留,因為這種「必勝」的心態,不過是另一種的權力崇拜。基甸的故事教訓我們,縱然我們是小眾的三百人、縱然挫敗重重,也不要灰心退縮;一份對真理的熱誠、一份對鄰舍的愛心,長遠來說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讓我們堅定的相信,上主是主!

 

文:雷競業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