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的尋索
最近翻閱《BOMB》雜誌 2012年4月號的藝術家專訪時,讀到美國雕塑家、居於加州博蒂山(Mount Baldy)的藝術家查爾斯・隆恩(Charles Long)說過這麼一句話: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 : 全身心投入當下,投入那些無法解答的、未知的、無法量化的事物中。如果能與觀者達成這種共鳴,我會通過創作來實現:利用他們賦予作品的注意力,進而催生那種深思的狀態。」
“What is most important to me—throwing myself into the present, the unanswerable, the unknown, the unquantifiable. If I could do that with a viewer I would do it through creating something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ttention they are going to give it and that does something to bring that ponderance to happen.”
這一段說話對我有非常震撼的共鳴,他道出了人在自身限制中唯一、或僅能做到的事。我沒有深究他是否是基督徒,我所能體會到的,是一位藝術家在其藝術生涯中不斷探索與追尋的態度,這與我們的信仰觀極為相近。
從聖經的教導中可以看出,上帝的確沒有叫我們知曉世上一切事情,也無法完全理解祂的作為。作為受造物,我們的智慧無法完全明白創造者的心意。然而,願意繼續追尋的,正是上帝所喜悅的;因為人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有機會尋見上帝。
聖經中對於追求真理有明確的教導,如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32節)「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約翰福音十七章17節),詩篇八十六章11節中也說:「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
藝術家每天的工作
藝術家和科學家的追求可以是無止境的,這是他們對工作的基本態度;也許,這甚至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無論如何,懂得探索或願意去尋找,已經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真理追尋者,這也正符合我們的信仰理念。我十分欣賞這位藝術家——明知道許多事情是無法解答的,許多未知仍待探索,他卻仍努力不懈地去追尋。持續地發掘那些可能永遠沒有答案的事物,他是個傻瓜嗎?
也許我們應該思考:藝術家的工作到底是什麼?追尋那些無法解答與未知的事物,是否屬於藝術家的工作範圍?又是誰賦予「我們」這樣的工作範圍?我說「我們」,是因為筆者本身也是從事雕塑與油畫創作的。作為藝術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在藝術創作中追尋生命的意義,確實是藝術家每日的工作之一。
全心投入某項工作應該是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只是藝術家的專利。各行各業的人都應具備這種生命的質素,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也更具可持續性。基督徒的人生觀如此,基督徒藝術家的創作觀更是如此。我們擁有一種「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這既是許多創意作品的起源,也成為許多科學發明的原始動力。
有觀眾共鳴已是回饋
藝術家期望觀眾產生共鳴,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他們創作的靈感來源。因為觀眾的回應,創作者能獲得更大的滿足。在尋求創作內容的過程中,藝術家也常會思考:在他所處的當下,世人所追求的是什麼?藝術家能否建立一道橋樑,成為與觀眾溝通的媒介?
如果觀眾從作品中找到彼此共通之處,創作者就成功地引領觀眾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索。這正是查爾斯・隆恩(Charles Long)不斷創作的目的,也是他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吸引觀眾注意的方式。
從基督徒藝術家的角度來看,我們盼望觀眾在觀賞與接觸作品的過程中,能被引導進入創作者的思維,並在觀眾與藝術家的互動中產生藝術家所期望的影響。如果藝術家期望的效果是引人親近上帝,那麼他便已完成藝術宣教的使命。
這就是基督化的藝術創作觀——展現人在受造世界中的精神面貌。驅動一位基督徒藝術家懷有這樣創作期望的力量,是他內心對上帝的渴慕與委身;而他對創作的看法,也將顯明他願意如何將創作回饋給這位終極的創造者。
每位基督徒藝術家的靈命境界與創作技巧皆不相同,兩者之間也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我們只能期盼有更多基督徒藝術家懷著這樣的使命奔走在創作道路上,讓上帝揀選合適的工人,為祂獻上頌讚。
藝術品介紹
藝術家:周文志
作品題目:我必不至缺乏
創作媒介:油畫
作品尺碼:50cm x 80cm
作品描述:
作品的創意源自《詩篇》二十三篇第1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上帝創造人類,原是要使人不斷地得到供應,不至於缺乏。在人尚未出現於地上之前,上帝已用五天的時間,為人預備生命所需的一切,使我們得以在地球上生活。我們只能心存感恩,讚嘆上帝的作為與慈愛——每天清晨仍能呼吸,如同羊群在青草地、溪水旁,享受豐富的供應。筆者便以此為靈感,描繪出一幅溫暖晨曦中的景象:群羊無憂無慮地享受上帝所賜的恩典。期盼觀者在欣賞作品時,心中湧現對上帝的感恩之情,並嚮往和渴慕祂。
文:周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