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東京基督徒藝術家的相遇
2025 年是筆者在推動基督教藝術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因着上帝的帶領,我們的藝術事工得以衝出香港,進入日本。
「香港藝術動力」其中一個展覽品牌為「祝福亞洲」基督徒藝術雙年展,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在亞洲不同地區舉行的藝術展覽。一次機緣下,一位從香港赴日本作藝術宣教的宣教士介紹筆者認識了町田牧師——他是日本 Bible and Art Ministries(聖經與藝術事工) 的創辦人及負責人。由此,我們展開了美好的藝術宣教合作!
今年 10 月 1 日,第四屆「祝福亞洲」基督徒藝術雙年展(東京)於日本東京目黑區的「目黑美術館」舉行,這亦是「香港藝術動力」首次與日本 Bible & Art Ministries 合辦藝術宣教事工。是次展覽共有來自八個國家/地區、共 85 位基督徒藝術家參展,作品涵蓋各類視覺藝術,內容豐富、精采絕倫。
五天展期中滿溢恩典。雖然中日之間存在歷史包袱、文化差異,但以「藝術共融」為出發點,讓我們能避免觸碰敏感議題。再加上各地參展者同為基督徒,創作方向多以和平、愛與盼望為主題,展現了信仰生命的柔和與光亮。
日本的文化與信仰土壤
日本向來被視為福音的硬土。當地民間宗教根深蒂固,具深厚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尤其二戰之後,排外與內聚的民族心理使外來宗教信仰難以進入人心。現今日本的基督徒人數仍然偏少,根據日本文化廳 2023 年資料,基督徒約 126 萬人,只佔總人口的 0.8%。
香港人對日本的印象多集中於「吃與玩」,對其民間宗教文化認識不深。偶爾在旅途中,香港人也會因禮貌而在神社前合十鞠躬,這不過是「入屋叫人、入廟拜神」的禮節,並非宗教委身。對基督徒而言,自然不會隨俗敬拜。在日本大城市中也不易看到十字架或教堂,這是筆者的親身觀察。
直到認識町田牧師後,我才發現日本仍有一群熱心的基督徒,以各種方式傳揚福音。町田牧師過去三十年堅持每年舉辦基督徒藝術展,邀請並維繫近百位當地基督徒藝術家。這份毅力與信念實屬難得,即使在民間團體中並不容易被理解,他仍三十年如一日,從未停止。
恩典中的相遇
適逢今年「祝福亞洲」雙年展尋找亞洲城市舉辦展覽,而日本「聖經與藝術事工」正值成立三十周年。筆者於是邀請町田牧師一同合辦,他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隨即展開為期十個月的籌備工作。
以往筆者幾乎每年到日本旅遊,從未想過會與日本人合作,更沒想到能在藝術領域中建立交流。這一切全是上帝的恩典,開闊了我的眼界。日本人的工作節奏與思維較慢,對新事物的接受也需時間,因此溝通時更需耐心與智慧。若非大家懷有共同的信念與使命,要如此順利合作並不容易——而上帝正是那位使萬事互相效力的主!
勤勞籌備帶來果效
五天的展期非常緊湊。筆者帶領 24 位香港基督徒藝術家赴日參展,對町田牧師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場面。過去 29 年幾乎沒有「外國人」參與,今年的展覽因此格外珍貴。他為此投入比以往三倍的時間與心力預備,動員人力物力皆倍增。
開幕禮由當地教會主辦,分為兩個時段:第一場為「祝福亞洲」藝術展開幕,第二場則是日本「聖經與藝術事工」三十周年紀念開幕。這樣的安排充分表現了町田牧師的用心——願以此見證上帝在他們藝術宣教事工中的信實與恩典。
與町田牧師的合作十分融洽,雙方秉持謙遜友善的態度,目標一致——為上帝做好一件事。因著共同的理念,大家彼此尊重、互補互信,整個過程和諧無爭。這次的合作是彼此依存、成果共享的典範。所有決策皆顧及雙方利益,體現合一的心,也結出合一的果效。
日本「聖經與藝術事工」更特別為這次聯展出版畫冊,這是他們首次製作。以往僅以單張形式簡介參展者,今年則收錄 85 位中外基督徒藝術家的個人與作品資料。團隊花了近十個月完成,單是處理外國參展者的日、英文姓名對照,就費時良久。最終以日文漢字呈現,使香港、中國內地與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參展者都能讀懂。
至於我們這些「外國人」參展者,除了自費旅費與住宿外,參展費更獲日本方面津貼,以鼓勵國際參與。町田牧師甚至安排歡迎晚宴,讓彼此交流認識。展覽期間,我們與部分日本藝術家建立友誼,不僅在藝術領域分享交流,更在異文化中體驗主內的情誼。即使語言不通、需靠手機翻譯,仍不減彼此熱誠。
展望未來:延續交流與使命
筆者作為「祝福亞洲」雙年展策展人,受邀於開幕禮致辭,分享兩地未來合作願景。我說:「我有一個夢想——從今天的『祝福亞洲』聯展開始,讓我們繼續延伸交流與合作的關係。」
我提出三個未來方向:
- 建立交流平台
在香港與東京之間設立基督徒藝術家分享群組,如 Facebook、IG、WhatsApp 或 Line 等,彼此交流作品與創作心得。 - 拓展線上展覽與活動
於網上平台舉辦線上藝術展、個展、講座與工作坊。 - 開發文創藝術平台
為兩地基督徒藝術家打造文創商品銷售平台,讓作品走進觀眾的生活空間,延續藝術的感染力,同時為藝術家及事工提供穩定收入來源。
這三項建議的目的,是要凝聚群體、建立團契精神,強化藝術恩賜的發揮,並提供更多展示與交流機會。這也是各參展者對未來藝術生涯的共同憧憬,需要彼此攜手實踐。我們深信,只要跟隨上帝的引領與印證,這個夢想必能成真。願主憐憫、成全!
文:周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