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小傳:尼希米(二)

尼希米(二)

上次提到,在尼希米的年代,猶太人活在波斯帝國的強權之下,失去了民族自主,甚至民族的自信。不過,上主卻興起了尼希米,一方面他才華出眾,以致他能夠取得波斯王的絕對信任;另一方面,他沒有因為自己的榮華權勢而忘記同鄉人的痛苦,反而冒險利用自己的權力、地位去重建族人的政治和社會力量。今次我們要介紹尼希米回到家鄉猶大後,他遇到的困難和疏解問題的舉動。

尼希米獲得波斯王的支持,回到猶大地帶領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作。尼希米在途中把王的詔書交給猶大地所屬的波斯省的省長,如果猶大地的其他民族想干擾尼希米的工作時,他可以指出有波斯政權的支持。當他抵達耶路撒冷後,他花了三天的時間,靜悄悄地在夜間巡視耶城的城牆頹垣,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尼二章15節)為何他要這麼隱晦?

我們不知道尼希米在那裡出生,他應該是在波斯長大的,耶路撒冷城對他是陌生的地方。他要熟稔這片土地,本來可以諮詢當地的猶太人領袖,但如果他這樣做,大概會立刻引來當地其他民族的注意,可能會引來各種的阻力和爭議。尼希米選擇不動聲色地細心觀察,在心中已計劃好重建城牆的藍圖,當他宣告啟動工程時,他能夠胸有成竹地帶領眾人,也讓反對他的人不敢貿然挑戰他。

作為一個領袖,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課是分辨何時需要當機立斷,何時應該讓事情自然地逐漸成就。尼希米面對的是軍心散渙的猶太人,和一批虎視眈眈的外族人,而重建城牆又是重建猶太社群的急需,他們沒有空間去讓事情慢慢地發酵。尼希米以君臨城下的氣勢去推動這事工,才有機會克服種種困難。

尼希米明白到重建城牆不是最終的目的,重建猶太人社會和信仰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採用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建造城牆。他沒有邀請一批建築專家來建造,反而指派耶城中各個重要的猶太人家族,每個家族負責興建一部分的城牆,就是在聖殿中服事的利未人和祭司,也要捲起衫袖成為建築工人。尼希米這樣做,讓猶太人體會重建城牆是他們共同要承擔的事情:有甚麼困難、甚麼危險,就一同面對;有甚麼成果,就一同分享。

尼希米的敵人是甚麼人?聖經提到他們中間有亞捫人和亞拉伯人,這些民族本來都是猶太人的鄰舍,在猶大國滅亡、猶太人領袖被擄走後,他們就逐漸搬進猶大地居住,有些人會與當地的猶太人結婚,有些會選擇敬拜猶太人的神――耶和華;他們和一般猶太人並非宿敵。不過,當一些猶太人精英(如之前介紹過的所羅巴伯)從外地回來,要重新整理猶大地的政治結構,並強調猶大地的真正主人是純正的猶太人,自然帶來這些非外族或混血人的關注:他們會否被排擠?

不幸地,當尼希米開始建造城牆時,這些外族領袖就立刻提出反對,以至恐嚇。他們對尼希米說:「你們所做的這事是甚麼呢?要背叛王嗎?」他們威脅尼希米,他們會告訴波斯王:尼希米建造城牆的目的是準備背叛波斯的統治。上回我們提到,尼希米是波斯王絕對信任的人,他不怕別人的威脅。他用同樣強硬的話語回敬:「天上的神必使我們成功;……但你們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人紀念。」(尼二章19-20節)

尼希米的回應是否最適合的呢?我們難以判斷。不過,我們至少從以上的故事看到做領袖的幾個重要使命。

  1. 他要有耐性和清晰頭腦去理解機構和教會的現況,特別是成員們的心理狀態;
  2. 假如各人都充滿懷疑和失落時,領袖有時要有勇氣力排眾議,鼓舞眾人共赴同一目的;
  3. 領袖在實踐目標時要留意人的需要,要避免因要達標而導致人心惶惶;
  4. 當機構的方向受到外人的批繫時,領袖要有勇氣正面回應這些批擊,才能帶領機構向前邁進。

 

 

文:雷競業作者簡介

Comments are closed.